〔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不少民眾拔牙後,會透過植牙、固定假牙或活動假牙重建。其中,有的人該處牙齦及骨頭有萎縮現象,在缺1顆做3顆的固定假牙時,中間那顆缺牙的假牙會特別長且不好看;或是做活動假牙時,萎縮的骨頭不足以支持活動假牙;甚至想植牙,卻因萎縮後的骨頭條件不好,難以將植體種植在理想位置上,有時還須先補骨頭,然後等半年以上才能植牙。
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張盈盈醫師指出,會發生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拔牙後沒有牙根在骨頭裡,缺少牙周韌帶的支撐,骨頭會塌陷流失,也就是齒槽脊的吸收。為減少拔牙後齒槽脊的吸收,牙醫師會為拔牙病人施行齒槽脊保存術,以減少齒槽脊體積的變化。
所謂齒槽脊保存術,張盈盈醫師表示,是一種「水土保持」的概念,執行做法有多種,不同的牙醫師會有不同的做法:在牙齒以最溫和方式拔除後,將骨粉放入拔牙窩洞裡,再放置可吸收再生膜或不可吸收再生膜蓋住窩洞,然後將牙齦組織完全縫合或讓再生膜露出來;也可以將骨粉放入窩洞後,取自體軟組織覆蓋,再與旁邊牙齦組織做縫合。
張盈盈醫師說,根據文獻顯示,透過齒槽脊保存術,可以達到減少齒槽脊高度及寬度的改變量,對於後續的假牙重建能較美觀。如需植牙時,也較能種植在理想的位置上,減少需要再補骨粉的量及次數,手術次數也會相對減少。就算病人無法決定重建方式,也可透過齒槽脊保存術,先維持住缺牙區的體積,以免因為齒槽脊吸收太多,使未來重建方式受到限制。
不過,通常齒槽脊保存術術後需等4-6個月才能進行植牙,尤其是植牙重建,齒槽脊保存術會稍微拉長植牙的療程時間。齒槽脊保存術為自費項目,不屬於健保給付範圍。
張盈盈醫師表示,建議需要做齒槽脊保存術的人,為經牙醫師預期拔牙後骨頭吸收較多,會使後續植牙困難度增加者;有高度美觀需求者,尤其是前牙區;或尚未確定想要以什麼方式重建者。
但經牙醫師評估如需被拔牙的牙齒有急性感染問題者、預期拔牙後的癒合就能達到良好的齒槽脊外型者、不需要維持齒槽脊體積者及身體疾病問題不建議手術者,就不建議或不需要做齒槽脊保存術。
張盈盈醫師提醒,無論最後想要以什麼方式做缺牙區重建,建議病人每天都要做好口腔清潔及半年定期檢查牙齒,以確保牙周狀況更穩定、更健康,讓後續無論是選擇傳統假牙或植牙治療,都能夠達到更高的成功機會及擁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圖說)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張盈盈醫師表示,拔牙傷口可保存骨頭、減少吸收,使用齒槽脊保存術可讓缺牙重建更圓滿。(記者鄭德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