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膀胱太敏感? 原來是間質性膀胱炎惹的禍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55歲已婚的楊女士,是位生活及工作步調皆相當緊湊的老闆娘,工作一忙,不用說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幾乎都沒有;久而久之,漲尿時便出現恥骨上疼痛、相當頻尿與急尿感,有時連睡覺時也要起來上廁所;後來由於排尿問題相當困擾,導致焦慮的情緒不時讓她眉頭深鎖,嚴重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經求診安南醫院泌尿科醫師許齡內,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施以膀胱內玻尿酸灌注、肉毒桿菌毒素A之注射治療,症狀大幅改善,重拾生活品質。
長久以來,楊女士以為是泌尿道感染,一直在診所吃藥打針,但症狀不見好轉;掙扎許久,方至安南醫院泌尿科許齡內醫師門診,開口說出她多年來在意卻又不敢說出口的「漲尿時出現恥骨上疼痛、頻尿、急尿、夜尿」問題;經過詳細病史詢問、檢驗及檢查,楊女士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在討論治療方式後,她接受膀胱內藥物(玻尿酸)灌注治療,經過六個月療程後,症狀逐漸改善,但楊女士求好心切,希望接受膀胱內肉毒桿菌毒素A注射治療,處置後其臨床上症狀獲得明顯改善,她也重獲笑顏。
許齡內醫師指出,間質性膀胱炎發生率近年來有節節攀升趨勢:由十萬分之一增加為千分之五,美國高達12%婦女出現早期間質性膀胱炎的症狀。

(圖說)間質性膀胱炎發生時,膀胱的變化。(安南醫院提供)
許齡內說,間質性膀胱炎的成因眾說紛紜,大致上推論有:膀胱黏膜缺損、神經反應異常、身體免疫能力失衡、壓力性因素、先天基因異常等。診斷上須排除其他如泌尿道感染、膀胱結石、膀胱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等,才可確診。
間質性膀胱炎的處理:美國泌尿科醫學會制定規章總共分為六線治療:生活型態調整、口服藥物、膀胱內藥物灌注、膀胱水擴張、神經電刺激、膀胱表皮下肉毒桿菌毒素A之注射,最後為膀胱切除合併尿路分流。其中屬微創處置的方式為「膀胱內藥物灌注」,其中較為有效的膀胱內藥物有以下幾種:1.膀胱內肝素灌注,2.類肝素物質之膀胱灌注,例如玻尿酸、sodium pentosan polysulfate(PPS, Elmiron)等物質,3.膀胱內灌注DMSO,4.膀胱內灌注紅辣椒素。
許齡內醫師說,膀胱內藥物灌注治療間質性膀胱炎具有以下的好處:1.直接修復膀胱表皮的缺損部位,2.膀胱可以獲得較高的藥物濃度,3.減少口服藥物間之交互作用而影響藥效,4.減少全身性的藥物副作用。
許齡內醫師強調,間質性膀胱炎病患在心情方面要保持愉悅,研究指出,憂鬱及焦慮會使膀胱表皮生成漸慢,也會促進神經性發炎並且會讓痛感加劇。此外,在飲食方面要多喝水,以減少泌尿道感染及便秘的發生,食物中盡量減少酸性飲食(蘋果、葡萄、桃子、柳丁等)及高鉀性食物(香蕉、楊桃、草莓、柳丁等)。最近對間質性膀胱炎患者調查顯示:百分之五十的人指出酸性、酒精性、含碳酸性飲料、咖啡、茶等會加重他們的疼痛;如果吃了會引起症狀加劇的食物時,可飲用大量水以稀釋尿液。改變飲食習慣來控制間質性膀胱炎是一種挑戰,在經過一段時間嘗試錯誤後請勿氣餒,此過程需要時間及耐心,但最終結果是值得等待的。
許齡內醫師提到,間質性膀胱炎的處理,長期治療是必須的、是需要耐心的,惟病況穩定後,膀胱內藥物灌注的次數可相對減少,或只在病況開始惡化時,給予幾次補充治療。因此,膀胱內藥物(玻尿酸)灌注或膀胱內肉毒桿菌毒素A之注射治療間質性膀胱炎,是一個直接、有效且安全的治療。病患對病情了解越多,對治療的參與越主動,療效也就越好。最重要的是醫師與病患都必須要有耐心,一點一滴地進行改善膀胱體質工程,才能使得間質性膀胱炎成為可能可治癒的疾病。

(圖說)楊女士(左)緊緊抱著許齡內醫師,表達其難以言喻的感謝之情。(記者鄭德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