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體重管理    可改善第2型糖尿病控制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42歲的張女士,兩年前因健檢發現高血糖到成大醫院門診求診,她身高158公分,體重85公斤,屬於肥胖的新診斷糖尿病患。診斷後積極與醫師和衛教團隊配合,除藥物治療外,她改變過去的飲食習慣,戒掉愛喝飲料、吃大量水果與喜食油炸和加工食品的習慣,並養成運動的習慣,成功在二年內逐步減重15公斤(減重17%),最後,張小姐的血壓與血糖已經不需要靠藥物控制,就能夠到達標準,目前不需用藥於門診追蹤中。
反觀張小姐的進步,54歲王先生,身高170公分,體重11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 34.6 kg/m2,也是肥胖的糖尿病患,因血糖長期都控制不下來至成大醫院門診求診。細問之下,王先生罹患糖尿病時間兩年,糖尿病診斷後,王先生仍維持本來不愛運動且喜喝含糖飲料的習慣,飲食控制不良加上藥物副作用下,王先生胖了10公斤,糖化血色素在使用兩種口服藥後仍然高達11%,離王先生應該控制的標準糖化血色素7%以下,有一大段距離。後來王先生改使用可以減重的與抑制食慾的血糖控制藥物, 初期6個月雖成功減去6公斤,糖化血色素也減至7%,可惜的是,王先生長期無法配合飲食與運動,最後仍復胖,糖化血色素回到9%,最後仍需胰島素治療。
徐佩君醫師解釋,第2型糖尿病起因於胰島素作用不良(胰島素阻抗)、胰島素分泌不足與腸泌素不足,除先天的體質外,肥胖、不運動與不良的飲食習慣,常是促使糖尿病發病的兇手。許多大型研究同步指出,對於肥胖的病患,體重控制不但可以延緩糖尿病前期病患正式演變為糖尿病,對於已經是糖尿病的病患,可以改善血糖控制與減少藥物的種類,對於死亡率與併發症的發生及血壓、血脂肪都有正面影響。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療策略中,除考量體重的管理,使用不會增加體重的藥物甚至幫助減重的藥物,完整的衛教團隊包含醫師、衛教師、營養師,加上病患的飲食、運動、藥物三方面配合,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圖說)有效的體重管理,成大醫院內科部徐佩君醫師表示,可改善第2型糖尿病控制。(記者鄭德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