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去年823豪雨塌損嚴重的新化區穗芳橋,市府水利局只在堤岸打入鋼板樁,修復牛步化惹民怨,市議員林燕祝昨冒雨前往踏勘,不僅堤岸多處掉落,裡面更未用鋼筋,工程品質不盡適當,針對同段工程竟得二度買單,她促請市府法制和政風室查察合約,第六河川局是否施工確實,查明有無弊端。

(圖說)市議員林燕祝(中)為了解真實情況,冒著滂沱大雨,和水利局官員、太平里長李朝勝(左)等約20人現地實勘。(記者鄭德政攝)
新化虎頭溪流經帝溪橋至穗芳橋堤岸道路102年由第六河川局修建完工後,翌年移交市府水利局,工程費3600萬元,去年6月帝溪橋即見塌損,下游穗芳橋則在8月擴大惡化,安全堪虞,區民要求主管單位趕快進行搶修,結果近一年進度卻聲聲慢,市府水利局只在部分區段以鋼板補強,防止繼續崩塌,當地民眾擔心隨著雨季來臨將帶來更大災情。

(圖說)市府水利局只在部分區段以鋼板補強,防止繼續崩塌。(記者鄭德政攝)
市議員林燕祝為了解真實情況,冒著滂沱大雨,和水利局官員、太平里長李朝勝等約20人現地實勘,個個淋成落湯雞,完工迄今不到幾年,隨意撥動堤岸水泥立即掉落,部分掏空並未加裝鋼筋,難怪不堪使用,眼尖助理人員還發現有的護欄留有保麗龍殘渣,懷疑施工品質有問題,林燕祝當即請法制室速就合約進行調閱,清查是否有設計不良或偷工減料情形,必要時會同檢調單位深入查明,以策安全。

(圖說)市議員林燕祝指出,去年6月帝溪橋即見塌損,下游穗芳橋則在8月擴大惡化,隄防出現裂縫安全堪虞。(記者鄭德政攝)
水利局副局長王峻明表示,六河局施工後才移交給台南市府,不清楚施工細節,針對塌損問題,估算得投入3600萬元經費,分別進行之前第六河川局未納入左岸50公尺缺口,現正辦理中,3個月內就能補實,至於穗芳橋段則需先搞清楚是掏空或地質鬆軟,支持力不足所致,再行發包施工,以240個日曆天換算,大約要等到明年初才能完成。
林燕祝為受影響的區民抱屈,今年雨季和颱風期間恐怕仍得提心吊膽,如果第六河川局修建之初就能注意工程品質,就無今日「豆腐渣」堤欄的窘境,市府水利局承接時如能落實點交,有效把關以控制崩損範圍,維護起來事半功倍,更能省下可觀的經費,而非浪費民脂民膏,更不必窮於擦屁股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