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文史最大發現 臺南古物文資調研與修護里程碑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配合孔廟文化園區古蹟修復工程,市府文化局去(2018)年9月破天荒將高懸臺南孔廟的八面清朝御匾卸下,妥存於鄭成功文物館舉辦特展,貼身目睹八方清代御匾的紋理細節。趁著這次難得展出,文資處也趁機委託團隊進行檢修作業,研究團隊透過「X-Ray穿透式攝影」技術,赫然發現道光御匾「聖協時中」下方,居然另藏有「天衡保軸」四字,堪稱近年臺南文史最大發現。

(圖說)文資處委託研究團隊透過「X-Ray穿透式攝影」技術,赫然發現道光御匾「聖協時中」下方,居然另藏有「天衡保軸」四字,堪稱近年臺南文史最大發現。(記者鄭德政攝)
本次御匾調研成果,將相當有助孔廟御匾爭取指定為國家級重要古物或國寶。根據文資處統計,臺南市目前一般古物共有79組648件,其中縣市合併後獲登錄或指定之一般古物達61組378件,重要古物10組30件,國寶3組6件。在市府相關單位與民間合作努力下,文物指定數量逐年攀升,2015年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更創下國內私部門典藏古物獲指定為國寶首例。此外,市府也協助臺南神學院「基督長老教會在臺灣傳教之歷史文獻」成功爭取獲選入2018年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今(2019)年並指定見證城市變遷歷史的「臺灣府城門額」4件(小北門、大北門、東郭門、鎮北門)為一般古物。

(圖說)一貫道天皇學院助理教授林仁政(左)團隊透過「X-Ray穿透式攝影」技術檢測御匾工作照。(記者鄭德政攝)
近年來市府從調研、指定、保存、修復、協助申列、教育推廣等方面,多管齊下進行文物保存工作,陸續出版《維物論》推廣文物保存觀念與實務操作方法,辦理寺廟文物保存維護教育推廣,協助竹溪禪寺等4個單位辦理文物普查計畫,建立南市古物保存巡查輔導機制,為古物健康把脈。文資處並相繼針對陳玉峰所繪總趕宮門神及潘麗水所繪白河永安宮門神等兩位彩繪大師作品進行修復;體育公園內原臺灣總督府C551、D512蒸汽機關車於登錄古物後,先後啟動調查研究及環境改善計畫,目前正如火如荼進行修復中。
文資處指出,無論是具有文化資產身分之古物或國寶,或是具歷史文化意義之文物,市府始終站在第一線與民間緊密合作,奮力推動南市文古物保存維護工作,期盼讓臺南的文資軟實力,持續領先全國,成為各縣市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