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輕忽的慢性硬腦膜下血腫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65歲的簡先生,最近一周內時常覺得頭部隱隱作痛,2、3天前右側肢體逐漸出現無力、走路不穩情形,家人原以為中風發作,趕緊將他送往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經頭部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診為大量左側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所幸在接受顱骨鑽孔引流手術後,恢復良好,幾天後便出院回到正常作息。事後病患回想起約1個月前曾在浴室跌倒,當時僅有輕微的額頭瘀青,故並不以為意。
高榮南院神經外科醫師陳映佐表示,腦膜由外而內可分為:硬腦膜、蜘蛛膜及軟腦膜。再硬腦膜及蜘蛛膜間的出血稱硬腦膜下出血,受傷時間3周以上,血塊液化便可能在此處形成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它的成因推測可能是在受傷後,橋靜脈斷裂出血或腦脊髓液滲漏至硬腦膜下腔,隨著時間血塊開始纖維化形成內外被膜,而被膜有豐富的血管新生且易破裂出血,血球滲入也造成膜內滲透壓上升,進而吸引水分進入,使得水腫逐漸擴大。
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發生率每10萬人約10例,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特別是在70歲以上的族群。約有一半的慢性病人有明顯頭部外傷的病史,年輕人大多與交通事故有關,而老年人多半是因為跌倒受傷。除年紀大外,其它的危險因子包括:酗酒、凝血功能異常、洗腎病人、因阿茲海默症或其它系統性疾病造成腦萎縮或接受過腦室腹膜腔引流手術、腰椎穿刺等。
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臨床表現十分多變,有的僅是輕微頭痛頭暈,有的以單側無力、步態不穩或者失憶、性情改變、躁動、甚至癲癇、意識不清等做為表徵。因表現不具特異性,常被當成老年衰弱退化或誤診為中風、失智和精神疾病,故它又有「偉大的模仿家」(the great imitator)之稱。
診斷上以頭部電腦斷層為主,若血腫體積小或症狀不明顯時,可休息、使用高張利尿劑等保守治療待其自行吸收;若症狀明顯且血腫對腦部壓迫嚴重,則必須靠手術引流,手術的方式為在頭骨上鑽1至2個孔,切開硬腦膜使血水流出,並放置引流管。若遇到反覆性出血、較複雜的被膜狀況,則有可能需要較大範圍的開顱手術。術後雖有殘留血腫,但大多症狀改善明顯而不需要另外處理。預後和手術前病人狀態有密切相關,一般術後預後不錯,百分之80的病人可回復至正常之功能。
高榮南院呼籲,年紀大、酗酒、服用抗凝血劑等高危險族群,應盡量避免頭部外傷。輕微頭部外傷後數週到數月,若有手腳無力或智能減退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排除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可能性,以免延誤病情。

(圖說)高榮南院神經外科醫師陳映佐表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不可輕忽,應及早就醫。(記者鄭德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