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造成我國人民財產及古蹟建築重大損害,距今已屆20周年。這次重大震災,也促使「文化資產保存法」增訂古蹟修復得於必要時採用現代科技與工法,以增加其耐震防災機能及存續年限。然而究竟要在什麼樣的條件下使用什麼樣的現代科技與工法?會不會發生與原有形貌相衝突情形?這些問題都只能在震損後的修復實務工作中求解。
(圖說)國定古蹟原臺南水道快濾筒室山牆進行扶正歸位。(記者鄭德政攝)
2016年2月6日震央位於高雄美濃、芮氏規模達6.4的地震,造成臺南多達43處古蹟及歷史建築受損,災損規模與嚴重程度遠甚於其他縣市,考驗當時市府文資團隊的緊急應變與災後復建。綜觀0206地震當時受損的古蹟歷史建築,目前除國定古蹟臺南孔子廟及歷史建築鹿陶洋江家宗祠外,其他41處均已於3年半間完成修復;許多修復工程更展現出現代結構補強工法融入傳統建築的技術水準,有效延續古蹟歷史建築的壽命與價值,保障民眾生命安全。
(圖說)原臺南水道快濾筒室修復完成,增設照明強化古蹟風貌特色。(記者鄭德政攝)
即將於10月以「山上水道花園博物館」之姿熱情迎賓的國定古蹟原臺南水道水源地區,0206地震時也曾遭受重大損壞,特別是快濾筒室因劇烈的地震力造成東側紅磚山牆移位,數根扶壁斷裂,古蹟外觀嚴重受損。震後優先進行緊急支撐,以避免餘震加重古蹟損壞程度。修復時,為了將整片山牆精準地扶正歸位,分別於山牆內外兩側以千斤頂同步施力,一步一步慢慢地將傾斜的山牆扶正。牆體頂部則增設鋼構圈樑,以增強耐震能力。對於扶壁之修復補強,則是在每根扶壁內嵌入槽鋼後,再以螺栓內外對鎖;由於須配合梯形原貌施工,文資處要求施工人員具備更高的細膩度。上述善化慶安宮及臺南水道,僅為數十件災損修復中的兩例,南市文資團隊也在這眾多案例中,逐步累積大量經驗。
(圖說)浴火重生的山上原臺南水道,將以「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之姿,10月與國人見面。(記者鄭德政攝)
臺灣位處地震頻繁地區,加以臺南市區人口稠密,工商建設集中,遇有大地震往往造成嚴重的災情。以0206震災復建的經驗為基礎,黃偉哲市長現已責成消防局與文化局做進一步的系統性整合,統整臺南市所有古蹟歷史建築資料,在硬體方面逐案檢討各古蹟歷史建築面臨地震的結構風險,會同研議專屬的抗震因應計畫,增設補強措施,軟體方面則是每半年召集古蹟歷史建築的管理人員參加防災演練與教育訓練。以多管齊下的策略,保護臺灣文化首都眾多珍貴的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