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為了生存,他們從部落來,在異地扎根重生……。」一群來自屏東縣春日鄉古華部落的排灣族人,因一場無情風災失去家園。為了生活,離鄉背井來到臺南永康,一留就是半個世紀。這中間的遷徙歷程、如何凝聚與認同在地意識,將透過一系列紀錄短片呈現,並期待這樣的交流,能讓民眾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在臺南生活的族人。
(圖說)古華部落族人以前剛來永康時居住的3合院(天安門),常為聚會、活動場所,現房子已經拆除(由左而右為段賽英牧師、夏志翔、夏秀英、紀連香、周雅惠、曹秋花)。(記者鄭德政攝)
屏東春日鄉排灣族古華部落,民國61年遭受莉泰颱風襲擊,被土石流沖毀,雖然重建新古華部落。但部分年輕人離開故鄉,來到臺南永康謀生,陸續進入大成飼料工廠。穩定的收入與福利,吸引越來越多原鄉年輕人來到永康,造就了永康的「小古華」。並在105年5月21日設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福山門教會,成為在地族人的信仰、凝聚族人的情感與認同的中心,而原鄉的羈絆和第二代的傳承,則成為他們現在迫切應面對的課題。
(圖說)由臺南市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策劃的「大成小古華」紀錄片,將分四場次播放。市議員穎艾達利(左一)、谷暮哈就(右一)與民委會副主委鍾麗景(左二)及方明勝長老(左三)參與首映過程。(記者鄭德政攝)
由臺南市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策劃的「大成小古華」紀錄片計畫,透過田野採集與深度訪談,發掘這群移居臺南的原住民族人生命故事,以及記錄他們在都會區如何與原鄉持續連結,著力文化傳承與扎根的工作。
紀錄片共從信仰、經濟、女性、二代、返鄉等五個不同切面來觀察,其中的經濟視角,梳理了大成飼料工廠所扮演古華族人的重要支柱。61年率先進入大成的方明勝長老,從最基層的捆工一路做到副廠長,中間的鼎盛時期共有70幾位族人一起在大成共事,顯見大成與古華的緊密連結。而信仰視角則記錄了當時的古華教會永康分會(現名為福山門教會),在這幾十年來凝聚了族人的情感與認同,穩定這一群離鄉背井、辛苦打拼的靈魂。
此次系列活動共4場次,各以不同主題呈現,11月8日(五)信仰將我們凝聚於此;11月14日(四)當年,我們離開古華到永康;11月23日(六)我們的大成長城與天安門;11月30日(六)我們是來自屏東的排灣族,但也是臺南人?。各場次額滿為止,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報名網址:https://reurl.cc/QpEn15。聯絡專線:06-2991111分機蔣小姐、0910-480228蔡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