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首位獲OIE傑出貢獻獎 成大羅竹芳教授為全球蝦界打漂亮一仗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成功大學講座教授羅竹芳鑽研對蝦類危害最嚴重的蝦白點病數十年,近年來又積極投入蝦急性肝胰腺壞死病研究,對全球蝦類養殖學術暨產業影響深遠。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高度肯其貢獻,授予「2020 Meritorious Award(傑出貢獻獎)」,是中華民國第一位獲此榮耀的學者專家。OIE預定5月24日在法國舉行全球會員大會,將在近200名國家會員的見證下授獎。羅竹芳教授謙虛地說,「全世界相關動物領域如牛羊豬雞等等有太多專家學者投入各項研究,表現都非常傑出,獲獎深感驚喜與榮耀,也欣慰長久以來的付出被看見。」

(圖說)成大生物科技與產業學系羅竹芳教授是中華民國首位獲OIE傑出貢獻獎。(成大提供)
1924年成立的「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法文簡稱OIE」,總部設在法國巴黎。設立目的在維護國際動物及其畜產品之貿易安全並促進國際間動物衛生合作。OIE負責制訂全球動物衛生及防檢疫標準,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均有合作,包括疫情通報、疫情監控、衛生標準制訂及資訊分享等。
食物鏈中,蝦扮演關鍵性角色;蝦也是人類補充蛋白質營養的來源。養殖蝦類有助於減緩大量捕撈造成海洋生態失衡的可能,甚至可以解決因極端氣候變異導致的糧食危機。但蝦類養殖疫病不斷於全球各地發生,1992年爆發的「蝦白點病」至今仍讓蝦界記憶猶新,當年因疫情衝擊,全球養殖蝦產量由原本72.1萬噸,一下子掉為60.9萬噸,驟減16%。
蝦白點病,全球束手無策。羅竹芳教授是日本東京大學農學部水產學科博士,原本沒有甲殼類動物相關研究經驗,有感於蝦白點病對包括台灣在內的蝦養殖業者帶來的巨大衝擊,在強烈使命感驅使下,1994年毅然投入陌生的領域。為解決問題,她不會就去查,不懂就去問,從不自我設限,短短1、2個月裡,實驗室的研究即獲得重大成果,令學術界大為驚嘆。

(圖說)羅竹芳教授(左)投入蝦疫病研究,獲的國際重要組織的肯定。(成大資料照片)
羅竹芳教授印象深刻的說,開始做蝦白點病研究時正是農曆春節,但心裡壓根忘了過年這件事,每天都浸在實驗室裡,分秒必爭搶時效,「感謝先生的理解與包容」,自己才能無後顧之憂的投入研究,在實驗室以最短時間,純化出蝦白點病的病毒,得到病毒DNA。一路走來,羅竹芳教授發表許多重要論文(至今仍為高引用率的研究文獻),也讓愈來愈多的相關基礎研究有跡可循,喚起學術界重視海洋無脊椎動物與病原互動及防禦機制的研究,更促使蝦養殖在生物安全上的運作與改革。
最讓羅竹芳教授引以為傲的是,一開始科學家從電子顯微鏡觀察,認為蝦白點病是桿狀病毒所致。但羅竹芳教授從核酸序列及病毒組裝方法上推論,堅信應是新病毒造成。5、6年後國際病毒協會正式認定,蝦白點病是新病毒導致。多年的研究與付出,羅竹芳教授所主持的實驗室也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任命為參考實驗室。
感染蝦白點病的蝦,未發病前病毒量極低,一般的試劑很難測得。羅竹芳教授多方找尋資料,某一次閱讀愛滋病相關文獻發現,愛滋病患者發病前,病毒量一樣很少,才有所謂的空窗期,但試劑夠靈敏還是可以測得。她從中得到研究靈感,一舉開發出檢驗試劑。更令人敬佩的是,羅竹芳教授竟將心血研究成果,以極低的價格將技術移轉給民間。
數年前蝦類又出現新興疾病-蝦急性肝胰腺壞死病,所造成的損失嚴重程度與蝦白點病不相上下。羅竹芳教授實驗室再次經由會員國推舉、被OIE任命成為目前全球唯一一間的蝦急性肝胰腺壞死病參考實驗室。羅竹芳教授2013年接受泰國邀請合作,不到3個月就獲得一個帶有致病基因的病毒質體,確認致病機轉。也進一步開發出檢測試劑,讓業界可以區別蝦苗健康與否。
羅竹芳教授7年前應已故成大前校長黃煌煇的邀請,自台大轉往成大任教。她在既有的蝦類研究基礎上,開啟抗病蝦(SPR)及無特定病原體蝦(SPF)的育種研究,並創設前瞻蝦類養殖國際研發中心,建置科學化養蝦場,目標在促進全球養蝦產業管理方面的革新。羅竹芳教授說,在台大時期做了很多基礎性的研究,發表很多論文。來到成大,得到將過去研究成果,實際應用於蝦類養殖與協助台灣相關產業扎根的機會。
羅竹芳教授2020年2月屆齡退休,她在一場退休聯誼餐會上感性的說,當年決定從台大來成大服務,許多同事、朋友都認為太冒險,一再提醒「不要輕舉妄動」。但事實證明,來成大是再好不過的決定。也親自體會到南部人的熱情、純樸。羅竹芳透露,她是內向、上台容易緊張的人,爭取國家級大型計畫要做許多簡報、口頭報告,蘇慧貞校長還是副校長時期,就不厭其煩的關心、給建議,到了當校長也沒改變,甚至會協助演練。「應該沒有哪個校長會這樣的吧!那種親切、誠意,到現在想起來,依然充滿感謝與感動。」
羅竹芳教授雖然退休,但對蝦類研究的熱情絲毫未減。她現正於花蓮建置國內第一個結合智慧養殖設施之標準化蝦類養殖專區,要將畢生的蝦類學術成果,繼續回饋給社會,為台灣蝦類養殖產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