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68年次、曾在鞋廠擔任製版師的施靖雯,透過勞動部台南就業中心推介到七股三股社區擔任多元就業計畫人員,她運用以往在鞋廠的工作經驗,將社區原有的漁網提袋添加皮革,更重新配色編織,改良後的新品一推出,詢問度明顯變高,最高紀錄曾日賣近百個,讓漁網提袋成為時尚又環保的文創商品。
(圖說)施靖雯(左)將漁網提袋添加皮革,更重新配色編織,最高紀錄曾日賣近百個。(記者鄭德政攝)
三股社區近年申請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積極推廣社區產業及文化生態,不僅帶著遊客進行漁村巡禮,更大啖風味餐。專案經理王弼主說,為讓社區營收管道多元,三年前結合漁村特色推出漁網提袋,不過因品質問題,銷售量並不好,後來在靖雯加入後為產品進行改良,不僅品質提升,還建置配色卡,並將皮革融入漁網袋中,推出後不只遊客驚艷,銷量大增,更助社區營收成長兩成。
(圖說)施靖雯(左)教民眾DIY漁網提袋。(記者鄭德政攝)
對於改良的漁網提袋大受歡迎,施靖雯坦言「很意外」,她說,當初因職業倦怠而轉換跑道到三股社區,如今帶著遊客鋟蚵、串蚵殼體驗漁村生活讓她樂在其中,更因為漁網提袋的爆紅,讓她獲得滿滿成就感。
施靖雯說,漁網提袋可用來取代塑膠袋,提飲料、裝蔬果都相當方便,價格在150-350元不等,可接受客人訂製,目前她也著手開發更多文創商品,如發想於龍德宮花鼓陣的花鼓造型零錢包等,希望能讓來訪遊客有更多選擇,幫助社區提高營收。
(圖說)施靖雯(右)在勞動部台南就業中心推介到三股社區工作,帶遊客鋟蚵、串蚵殼體驗漁村生活,讓她樂在其中。(記者鄭德政攝)
勞動部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表示,分署推動多元就業方案,將人力導入地方社區打造特色產業,不僅協助地方創生,也創造就業機會,施靖雯就是最好例子,可以讓更多優秀青年在社區被看見,鼓勵青年深耕地方。
劉邦棟還說,多元就業方案推動至今十餘年,目前已補助民間團體近1,600個就業計畫,釋出近萬個工作機會,如雲林水林瓊埔合作農場、嘉義阿里山茶山部落、台南復健青年勵進會等都藉著此計畫轉型自立,同時亦幫助不少二度就業婦女、中高齡與身心障礙民眾在地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