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未來的數位年代,人才是決勝關鍵,更是奠定強國之基。科技部大力推動「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啟動台灣未來10-30年發展的前瞻與希望。成大亦積極延攬優秀年輕學者投入量子電腦、人工智慧、5G等尖端主題研究,迎接科技創新與下一階段新挑戰。成大校長蘇慧貞與多位年輕學者19日專程北上向卸任的科技部部長陳良基致謝,謝謝陳部長重視年輕人,扛起許多壓力,突破制度與創新,讓人才生生不息,年輕學者不擔心研究經費「化危機為良基」,放心做先端的科學研究。陳良基期許年輕人既使面對困難,也要有堅持不打折的理想,回顧歷史,就是因為有些人的堅持,社會才會走到現在,好的人與更多好的人堅持,才會往好的方向走。
(圖說)成大校長蘇慧貞(前中左)與多位年輕學者19日專程北上向卸任的科技部部長陳良基(前中)致謝。(記者鄭德政攝)
近年來大專校院面臨教師年齡老化,科技部培植科研新世代人才,陳良基在部長任內於107年起推動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哥倫布計畫、愛因斯坦培植計畫、沙克爾頓計畫)」,給予充足經費,支持年輕學者長時間做大型、前瞻的研究。成大更是大力延攬年輕優秀學者,迄109年4月,校內共有34位「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學者」,年輕學者比重是全台大專校院最高。校長蘇慧貞衷心感謝說,啟動改變是困難的,陳良基部長做了許多重大突破性的改變,積極培養年輕優秀人才,成大會將這些火種留下來,做好更好的研究,改變社會。
(圖說)與會年輕學者分享親身經歷學術環境的改變,表達對陳良基的感謝。(記者鄭德政攝)
105年吳大猷獎得主物理系教授陳則銘分享親身經歷學術環境的改變,藉此表達對陳良基的感謝。他說,10年前回台灣進入校園,想要建台灣第一台比較接近量子電腦的機器,問了很多人,都被勸不要碰太難的東西,台灣做不出來的,但自己不太聽話,還是去做。3年前研究環境開始不一樣,包括對年輕學者經費支持,還有制度改變,工作人員薪資也有了彈性,沒人想動的問題部長都搞定了。台灣現在不只經費獲得支持,連學術自由與創新都夠,之前經歷過許多的危機,終於等到良基,可說「危機就是良基」。
獲107年愛因斯坦培植計畫的物理系副教授楊展其表示,科技部重視年輕人,推出一系列計劃,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博士班、博後都拿到科技部人才培育的相關計畫。10年前聽前輩說,做研究大部份時間得靠自己,但進來成大後發現,不只可以靠成大,還有科技部可以靠。獲得愛因斯坦計畫5年期計畫,讓他可以長遠規劃設備、人力及學生訓練。
對於年輕學者的感謝,陳良基表示,社會需要生生不息,要給年輕資淺的學者機會,資深的人不能說當年我們在不足的環境下都熬過來了,年輕人為何不行。時代改變了,不代表年輕人要像以前那樣的熬。期許年輕學者一定要努力做突破性的科學,讓研究成果能具體產出與擴散效應,對社會帶來幫助。科技部近兩年修訂許多法規,協助教授在教學研究上好好發展,應是政府的責任,科技部給經費,要管的是有沒有端出好的成果給國人看到,而不是管經費使用有沒有問題。
親自向陳良基表達感謝,分享心路歷程的年輕學者還有土木系副教授洪(水靜)(107年度哥倫布計畫)、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涂庭源(108年愛因斯坦培植計畫)、成大影像醫學科臨床副教授蔡依珊(108年度國際黑客松優勝)、機械系副教授劉彥辰(108年哥倫布計畫)。
創業有成的成大校友,矽創電子董事長毛穎文(電機系72級)、台灣應用材料公司總裁余定陸(材料系77級)、耐能智慧創辦人兼執行長劉峻誠(電機系92級)等3人,也出席向陳良基致意。
毛穎文佩服陳良基寬廣的眼光與格局對公司帶來的影響。2003年矽創掛牌申請上市,陳良基以專家身份來到公司,陳會後私下提醒,公司創新似乎有些不足。毛穎文說,這句話實在很震撼,從此這句話對公司影響深遠,以後發展的前提就是「創新」。
劉峻誠對陳良基的遠見、以及專業大為佩服與感謝,他透露,2017耐能還處於飄搖階段,中國大陸業者有意收購,一次與陳良基見面深談,談到相關技術等細節,當時陳部長力勸不要出售耐能。可以說,沒有陳部長就沒有現在的耐能。
(圖說)卸任的科技部部長陳良基說,學界所做的事情是盼望世界更好,當初入閣,是希望能做一些對的事,可以去做為什麼不做。(記者鄭德政攝)
陳良基說,學界所做的事情是盼望世界更好,當初入閣,是希望能做一些對的事,可以去做為什麼不做。在政府公務體系做事,要將團隊當成是邁向理想的夥伴,如此一來力量就大,公務體系要依法行事,要改的法令,就送立院改,有些法令改還得靠部會協商,自己連考試院都去了,可說是橫衝直撞。他欣慰的表示,很多做過的事都忘了,很高興所做所為能幫助大家。過去做的很多突破,都是科技部團隊合作完成。
陳良基表示,台灣資源少,大家若有更好共識,一起朝好的方向走,台灣環境是有機會持續透過科研往前邁進。過去4年科技部對學術、科技發展等基礎上做了一些改變,也希望政府更高層能在制度上做大幅的更動,期待未來台灣科技環建置會更為完善。
世界各國競相以優惠、獎勵措施搶人才,科技部107年推動「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哥倫布計畫及愛因斯坦培植計畫,提供年輕學者充足的科學研究資源以及延攬國內外年輕人才。之後又推「領袖學者助攻方案-沙克爾頓計畫」。一系列的計畫,目的在搭建讓年輕學者可大膽嘗試創新構想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