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堪稱一波多折的仁德交流道萬代橋重建,延宕多年才在今年初決標,並預定七月動工,市議員杜素吟發現問題出在缺乏中山高當初闢建時的工程規劃圖檔,她要求市府對重大建設的規劃設計要保留圖檔備用。她並對仁德區勝利路計畫道路的規劃出現寬度驟減一半感到不可思議,要求市府檢討。
(圖說)市議員杜素吟質詢,指延宕多年仁德交流道萬代橋終於開工,地方不再淹水了。(記者鄭德政攝)
杜素吟議員表示,仁德區幾乎遇雨即淹,主要是民國60年興建的中山高橋下與萬代橋的橋墩影響水流,市府在梅姬颱風肆虐後向中央爭取經費進行改建,當時工程款1.2億元,然因缺乏中山高當年興建的施工圖,該橋又位處高速公路橋面下,增加改建困難度,以致工款雖追加到2億1千多萬元才以1.9億元決標,工程還要追加到2.5億元,若再將當初的規劃設計費納入,該工程總經費高達2億9多萬元。
杜素吟議員指出,改建後的萬代橋長度43米、寬度27米,為鋼箱型橋,橋面下不落墩,但需在河岸上興建二座橋台支撐橋面,還需先興建一座長36米,寬15米,經費高達2千萬元的臨時便橋,俟萬代橋二年後完工再拆除。但該工程從2月決標後,卻因便橋地點埋設台電管線無法施工,經過三個月與台電協商,需等到七月底才可動工。杜素吟議員強調,未來萬代橋完工啟用後,可改善仁德交流道的交通擁塞與三爺宮溪上游的阻塞,發揮水流疏通功能。
杜素吟建議爭取多年的文華路銜接勝利路,總經費高達9億多元的仁德區勝利路計畫道路,長度1.3公里,橫跨中山高及滯洪池與三爺宮溪再接文華路,500萬元的規劃費,卻規劃平面15米寬、高架卻僅有8米寬,杜素吟議員認為8米寬僅有2車道,又在高架上,未來通車若人車混合道,會非常危險,她認為該設計行不通,失去當初爭取興建的價值與意義,要求市府再檢討。市長黃偉哲也認同此建議,強調道路闢建不能僅看眼前,需看長遠,尤其該路僅在高架縮減到8米寬,前後卻仍是15米寬,不僅危險又難以負擔車流量,他指示工務局再檢討。
杜素吟議員也關心綠能產業園區道路規劃,經發局長陳凱凌表示,原區內道路規劃是六米,現已請顧問公司重新規劃,評估六米再擴大到十二米的可行性,目前正在進行相關實地的測量;針對聯外道路部分,因涉及環保局所屬建物,現也請規劃公司實地測量,以盡量不影響原有設施進行規劃,市府在報編過程中,會往道路拓寬方向來努力,盡量以達到擴展的目標,讓交通更加便捷,目前南市府編列綠色產業園區的規劃費約一千二百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