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高成就光環下的憂鬱陰影 家屬朋友同事陪伴傾聽可撥鬱見明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前陣子發生好幾起名校學生結束生命的事件,實在是令人遺憾。安南醫院精神科張俊鴻主任表示,一般人或許會有很大疑惑這些年輕學生究竟怎麼了?以成績方面來說,名校學生根本就是大家所說的人生勝利組,但又為何要走上絕路?

(圖說)安南醫院精神科張俊鴻主任(右)表示,高學歷高成就光環下的憂鬱陰影,家屬朋友同事陪伴傾聽可撥鬱見明。(記者鄭德政攝)
其實高學歷帶來高壓力,張俊鴻主任說,根據美國Kentucky大學作的研究調查(發表在2018 年NATURE BIOTECHNOLOGY)顯示,2279位研究生中有9成是博士生,調查結果指出,這些研究生41%有焦慮症,39%有憂鬱症,竟然比一般人得到憂鬱症或焦慮達六倍以上之風險。此外,歐洲另一篇研究結果報告顯示,3659個博士生中有32%博士生有一般的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最多,平均三個博士生就有一位有身心疾病,實在是很大的警訊!
而有身心疾病的朋友本身就比較會有較高自殺風險,大數據統計發現,憂鬱症患者大概有15%左右的人會選擇自殺結束生命,而思覺失調症約10%也是死於自殺。根據2015年國內調查自殺的方式顯示第一名是上吊,第二是燒炭,第三則是服毒。張俊鴻說,目前最新研究已顯示,壓力會導致一些身心症狀比如自律神經失調,主要是神經跟內分泌兩大系統所引起。
往往高學歷高成就的人大多有A型人格,對我自我要求高,所以更不輕易承認自己有身心的狀況。而針對這些高學歷高壓力的族群,家屬、朋友跟同事可以怎麼做來減少日後遺憾呢?張俊鴻主任強調,適時的陪伴傾聽很重要,當事人千萬不要說自身沒事而忽略身心已過勞警訊,若已有身心症狀如長期失眠焦慮易怒,甚至達過度使用酒精情況時,建議至身心或精神科由醫師作進一步諮詢和自律神經檢測,除心理諮商外也可以考慮跨顱磁刺激TMS、微電流刺激 CES或神經生理回饋等非藥物治療方式來處理當下憂鬱情況。
參考資料:
Teresa M Evans, et al. Evidencefor a mental health crisis in graduate education[J].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8,36: 282-284.

Katia Levecque, et al. 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hD students [J]. Research Policy, 2017, 46: 868-879.
安南醫院憂鬱症中心https://www.facebook.com/HOPE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