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G螢光顯影影像輔助系統 運用在大腸直腸癌手術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罹患乙狀大腸癌的86歲女性接受手術治療時,經由螢光顯影影像輔助系統幫助,發現原本預定截斷腫瘤遠端腸道位置的血管灌流量不夠好,於是手術醫師當下決定多截斷一段腸子,直到血液灌流好的地方再來做吻合,避免吻合處的腸壁癒合不完整而滲漏,可能導致腸道內容物與腹腔相通的併發症,嚴重的會導致腹內膿瘍或敗血症等情況。

(圖說)成大醫院直腸外科林威廷醫師表示,成大醫院從2019年引進螢光顯影輔助影像系統,運用在大腸直腸癌手術,可減少腸道吻合處滲漏的發生機率。(記者鄭德政攝)
成大醫院直腸外科林威廷醫師表示,除第四期外,大腸直腸惡性腫瘤經過專科醫師評估,大多能進行微創手術,但手術切除後的腸道吻合處滲漏是最令人擔心的併發症。為改善這個問題,成大醫院從2019年引進螢光顯影輔助影像系統,以減少腸道吻合處滲漏的發生機率。
螢光顯影輔助影像系統是在術中配合使用靛氰綠螢光藥劑,即時提供手術醫師清楚掌握完整的腸道血管供應和組織結構整體性,判斷腸道血管灌流量是否良好,以能更精準掌握腸道血流灌流程度,達到減少腸道吻合處滲漏的發生機率,減低手術併發症的發生率,讓病人達到更好的效果與生活品質。
林威廷醫師表示,癌症自民國71年起已成為國內十大死因之首,而其中的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在近12年名列所有癌症的第一名,但死亡率則是第三名,次於肝癌、肺癌,且死亡率低很多,這與全國衛生教育普及、國民醫藥知識提高和診斷工具進步有關,可說絕大部分大腸直腸癌患者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半能有良好的預後。
大腸直腸惡性腫瘤的第一、二期僅侵犯腸道,併無淋巴腺移轉;第三期不只侵犯腸道,還有局部淋巴腺移轉;第四期則有肝、肺或腹腔等遠端器官轉移。第一期到第三期皆以手術切除治療為優先,第二期和第三期術後會追加輔助性化學治療,來減低復發之可能性;第四期會經由跨團隊多科整合討論,先進行化學治療併合併標靶藥物治療,視後續治療情況再決定是否開刀。
林威廷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原因與國人飲食改變有關,因此,平時應多注意避免高熱量、高醣和高脂肪為主的飲食。他也提醒民眾有疑似血便、裏急後重,或排便習慣改變等,建議到大腸直腸外科門診諮詢,醫師會根據臨床症狀、身體檢查和是否有相關危險因子評估,必要時並安排相關檢查幫助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