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30歲的張先生10年前因為膝關節腫脹疼痛在其他醫院就醫檢查,發現膝蓋前方突出一塊軟軟的腫塊,當時被告知只是運動傷害造成半月軟骨脫垂,因沒有卡住的症狀而選擇保守治療;但膝關節一直持續輕微不舒服,2年後甚至發現蹲不下去,因而再次就醫。當時有膝關節腫脹而抽了關節液檢查,抽出來是血紅色的液體,後續安排磁振造影檢查,確定診斷為色素沈著絨毛結節滑囊炎,於是接受膝關節鏡手術將病變滑囊(腫瘤)清除,症狀穩定了一段時間。
過了4年,回到南部的張先生因腫瘤復發,再到成大醫院接受膝關節鏡手術清除膝關節內的腫瘤;接下來連續2年,因膝窩處腫脹感持續惡化,檢查發現膝後方腫瘤變大及反覆復發,因無法使用膝關節鏡清除,再分別接受1次關節鏡手術加上後方開放式切除手術,及1次前後方開放式切除手術,並接受低劑量的放射治療。目前症狀穩定,持續追蹤中。
成大醫院骨科部關節重建專科翁閎楷醫師指出,腱鞘滑囊巨大細胞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容易復發,好發在青壯年時期,平均年齡約35歲。長在關節囊外的較為常見,如手指肌腱上,大約100萬人中會有10例;而關節囊內的較為少見,大約100萬人中只有2例,因腫瘤長在關節囊內,很像滑囊炎,所以過去把它稱為「色素沈著絨毛結節滑囊炎」,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則統一稱為「腱鞘滑囊巨大細胞瘤」。
翁閎楷醫師表示,關節囊內的腱鞘滑囊巨大細胞瘤最常見的症狀為關節腫脹和疼痛,但病人常常好幾年反覆面臨同樣的症狀,卻找不出原因,最後做磁振造影檢查才確診。比較有警覺的醫師會幫病人抽取關節液,抽出來的會是黑紅色的血液狀。最常見的位置為膝關節,占了大約50%,其他有髖關節約占20%與踝關節占10%,原則上腫瘤只會發生在1個關節,並不會同時發生在多個關節。
在X光影像中,有時可見腫瘤造成骨骼的破壞,特別是在髖關節,甚至和股骨頭壞死不易區分,因此影像診斷主要依據磁振造影;因為腫瘤富含大量血鐵質,在磁振造影檢查中會呈現特殊的低訊號,這也是區分腱鞘滑囊巨大細胞瘤和其他腫瘤的重要指標。
(圖說)成大醫院骨科部關節重建專科翁閎楷醫師指出,不明原因膝關節腫脹疼痛,小心是「腱鞘滑囊巨大細胞瘤」。(記者鄭德政攝)
腱鞘滑囊巨大細胞瘤主要分為兩大類:單一型和瀰漫型。單一型的多發生在關節囊外,如手部肌腱,只需手術完整切除即可。翁閎楷醫師表示,大多數長在關節囊內的為瀰漫型,腫瘤在關節囊內散佈,會黏附在肌腱、韌帶和軟骨上,治療較為複雜,因腫瘤不易切除乾淨,且仍有一定比例復發的機會,不管是開放手術或關節鏡手術,都有學者報告甚至需要多次手術;如手術無法切除乾淨就會考慮複合式治療,等手術6週後傷口穩定,再加做局部低劑量放射線治療,以減少腫瘤復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