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博:鮭魚走了 世代差異難弭平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台灣社會最近掀起所謂的「鮭魚之亂」改名風潮,引發各界的熱烈議論,國民黨中常委高思博認為,長輩不應只是拘泥於苛責改名者標新立異或恣意放縱,而有必要更深層省思目前世代差異所產生的文化、倫常或經濟環節面向。

(圖說)高思博在本週的廣播節目「午餐約會」、臉書直播「阿博來聊天」都廣泛開講「鮭魚之亂」議題,高思博認為,長輩不應只是拘泥於苛責改名者標新立異或恣意放縱,而有必要更深層省思目前世代差異所產生的文化、倫常或經濟環節面向。(記者鄭德政攝)
高思博在本週的廣播節目「午餐約會」、臉書直播「阿博來聊天」都廣泛開講「鮭魚之亂」議題,發現此事直接參與改名超過3百人,遍及台灣十一個縣市,且都市化越普遍的地區,人數就越多,例如台南市有30人變鮭魚,名列六都的第五名,顯示已形成公眾行動或風潮。
一些年輕人原本只是想吃免費壽司而改名,但後來改名變成一股潮流,讓其他人跟風仿效,名字越改越長。除能吃免費大餐外,更能成為朋友圈的焦點核心,讓不少年輕人群起效尤。高思博認為,現在社會文化不同,正式姓名跟網路暱稱的重要性與使用頻率在年輕世代,可能已經翻轉過來。因此改名對年輕人來說根本不是問題,這種世代文化差異已經形成,且漸行漸遠。
高思博從經濟面剖析,年輕世代面臨低薪、高房價、勞保破產等艱困的環境,初入職場或外出求學的學子生活,明顯比以前艱苦。難得有免費及呼朋引伴享用大餐的機會,改個名也無所謂,顯露年輕人活在當下,追求小確幸的人生觀點,所以各界無須太快譴責「鮭魚」們。重要的是,從「鮭魚事件」傳遞出來的世代差異與世代正義等問題,政府能否提出方案解決,讓社會能夠轉變為世代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