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在地深耕 師生走訪府城傳統工藝文化資產-廟宇剪粘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國立臺南大學為增進學生對傳統工藝文化資產的認識,該校人文學院於4月16日辦理「廟宇剪黏文化」校外教學活動,邀請甫獲「2020臺南美展」傳統工藝類首獎的戴瑋志老師進行教學與導覽,帶領學生穿梭府城大街小巷,從廟宇華麗的裝飾上,看見前人以歷史傳說典故,透過巧思妙想與工藝技法,將歷史戲曲栩栩如生呈現於建築物上。

(圖說)南大人文學院於4月16日辦理「廟宇剪黏文化」校外教學活動,邀請甫獲「2020臺南美展」傳統工藝類首獎的戴瑋志老師(中)進行教學與導覽,師生在五帝廟合影。(記者鄭德政攝)
戴瑋志老師表示,廟宇不僅是聚落居民的信仰中心,也是傳統藝術的發展地。其中「剪黏藝術」,透過石雕牆面 (壁堵)將民間傳說與古老故事淋漓盡致地呈現。而廟宇外圍及屋頂上的裝飾,每座廟宇都有不同的表現,甚至遠在東南亞的華人聚居區域,也可以看見不一樣的表現形式。屋脊上華麗的各種雕飾,也具有不一樣的意義,例如龍形雕塑與海浪、水草的花紋,有著防火的祈願意涵。

(圖說)廟宇剪粘工藝。(記者鄭德政攝)
南大人文學院戴文鋒院長表示,臺灣民間文化豐富多元,剪黏工藝常見於寺廟建築,是廟脊、壁堵上不可或缺的裝飾。臺南地區廟宇數量眾多且密集,也因此藝師雲集,例如王石發與王保原父子、呂興貴、安平葉家(葉鬃、葉進祿、葉明吉三代)、陳三火、陳瑞連、王萬德與王武雄父子,其中國寶級剪黏藝師也堪稱是全臺首屈一指。此外,與寺廟相關的傳統建築、構件與剪黏裝飾、神像雕術與漆線、門神與壁畫彩繪、神龕、神桌、神轎、祭器、八仙彩、桌裙與神袍刺繡等工藝幾約占傳統工藝之半,所以廟宇可說是傳統工藝師傅展現技藝的博物館。期盼透過「剪粘工藝民俗文化資產」參訪,藉由專家引領解說,讓年輕學子認識傳統技藝,將來能為傳統工藝的推廣、教育與延續盡一份心力。

(圖說)石雕傳統工藝。(記者鄭德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