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術後頭痛不已 針灸一個月緩解不適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52歲王先生從事業務工作,因為頸部骨刺進行頸椎手術,隨後逐漸出現頭痛症狀,雖服用肌肉鬆弛劑及止痛藥,但近半年來症狀已經難以控制,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轉而求診中醫,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翁瑞陽醫師針灸一個月,王先生頭痛與肩部緊蹦獲得改善,終於擺脫頭痛問題,回復正常生活。

(圖說)經中醫針灸一個月,患者肩部的緊繃舒緩大半,後續頭痛的程度及頻率也明顯降低。(記者鄭德政攝)
翁瑞陽醫師表示,由其他疾病導致的頭痛,稱為「次發型頭痛」,常見引發的原因有藥物濫用、腦出血及手術後遺症等,其中特定局部手術會造成頭顱周圍肌肉筋膜收縮,刺激血管或筋膜周圍的神經,患者的頭部兩側常有像被繃帶緊緊綑綁的疼痛感,肩頸部也常有緊繃僵硬情形。
王先生5年前因為頸部骨刺,第3至第5頸椎進行手術,之後就逐漸出現頸部僵硬緊繃的情形,並逐漸演變成頭痛症狀,一開始是枕部出現痠痛,接下來連顳側及額頭都開始不適,不適感會向下延伸至肩膀,症狀嚴重時會無法專心工作,近半年來,就算服用肌肉鬆弛劑及止痛藥,症狀也無法有效緩解。
翁瑞陽醫師表示,患者枕部帽狀腱膜之間張力產生異常,故針灸肩井穴解決斜方肌及提肩胛肌的緊繃,並取枕部的玉枕穴及天柱穴,顳部的率骨穴、懸顱穴、天衝穴,額部的神庭穴、曲差穴、頭維穴及陽白穴。治療當下患者肩井穴即有明顯肌躍。第一次治療後,患者就表示,肩部的緊繃舒緩大半,後續頭痛的程度及頻率也明顯降低。之後維持著一週兩次的治療頻率,一個月後患者已經可以回復正常生活。
翁瑞陽醫師表示,手術無可避免地會造成局部組織的沾粘,從而改變局部的肌肉張力分布,造成對特定肌群的負擔,在身體其他部位可以表現為僵硬、痠痛、麻木等症狀,在頭頸部則可能以類似張力性頭痛的型態表現。治療後改善的機會相當大,急性期一週建議進行2~3次治療,但後續仍需注意姿勢,避免肌肉過勞而導致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