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6月4日是臺南左鎮化石園區的前身-菜寮化石館落成啟用40週年紀念日。從最初的化石陳列館到現在的化石園區,一路走來仰賴許多人的付出及努力;如今的化石園區不只具備典藏教育功能,更是臺南淺山地帶的觀光重心。未來化石園區的典藏研究中心落成後,將更能在考古研究與學術發表上繼續深耕,成為臺灣重要的化石寶庫及研究重鎮。
(圖說)民國81年前副總統謝東閔(中)參觀「臺南縣化石陳列館」。(記者鄭德政攝)
左鎮與化石的淵源最早可追溯至1931年,時任臺北帝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前身)地質學系教授的早(土反)一郎在菜寮溪發現化石,開啟左鎮菜寮化石的研究歷史。1971年臺南當地人發現早(土反)中國犀的牙齒化石,更促使臺灣省立博物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日本學者與臺南當地化石愛好者共同組織挖掘隊,首次進行系統性的化石挖掘。1978年光榮國民小學湯德全校長開闢「鄉土文物室」,展出千餘件菜寮溪化石收藏,自此確立菜寮在臺灣地質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圖說)民國68年,當時省主席林洋港(左一)於光榮國小參觀化石館。(記者鄭德政攝)民國71年當時省主席李登輝參觀化石陳列館。(記者鄭德政攝)
1980年代,文化政策漸被重視,政府大力提倡文化精神建設,除於1981年成立文建會(即今文化部),學者亦主張在各地成立鄉土文物中心,菜寮化石館也應運而生。當時的光榮國小因位居菜寮溪畔,是離化石出土區最近的文教機構,且已有收藏化石的經驗,因此選定在此成立化石收藏學術中心。1980年3月菜寮化石館建館興工,同年底完工並暫定名為「臺南縣化石陳列館」。1981年1月時任副總統的謝東閔先生蒞臨參觀後,顧問潘常武、郭德鈴、陳濟堂、洪東發、陳樹勳、鄭振宗等人提供化石標本,積極展開佈置,同年6月4日落成啟用供民眾參觀。嗣後本館改名為「臺南縣菜寮化石館」,積極辦理化石展出與文化教育活動,國人也逐漸瞭解,原來臺灣這片土地蘊藏著如此豐富的生態故事。
(圖說)民國71年當時省主席李登輝(中)參觀化石陳列館。(記者鄭德政攝)
除了古生物化石外,左鎮也是西拉雅文化的重要聚落,至今仍可窺見西拉雅傳統的蹤跡。1997年5月18日「臺南縣自然史教育館」開館,左鎮一個小地方,卻擁有兩座小型博物館,顯示出左鎮在臺灣自然史、人類歷史上獨特的意義與地位。2017年1月,菜寮化石館再度開啟改建工程;直到2019年,一個結合典藏、展示、教育、觀光功能,全新的「臺南左鎮化石園區」正式與大家見面。至今,左鎮化石園區不再只是臺灣化石收藏的重鎮,更是學生校外參訪、國人闔家假日出遊的首選之地,寂靜的左鎮再次生機勃勃。
(圖說)菜寮化石館舉辦化石特展吸引大量民眾參觀。(記者鄭德政攝)
左鎮化石園區表示,園區的成立有賴專家學者與當地有志之士相互合作,雖然園區在休館期間默默地度過化石陳列館40歲的生日,但園區同仁仍然兢兢業業,正持續進行重點典藏文物盤點與歷史文件整理,期望將前人的熱情與心血投入展示與活動中,也期待重新開館後,大家能帶著不一樣的心境重新造訪園區,探究化石與這片土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