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臺南市積極推動「資源循環零廢棄」,7月26日產、官、學合作在城西底渣處理廠,舖設一條長465公尺、寬8公尺之再生粒料示範道路。環保局指出,使用該道路都是35噸之重車,一天近50車次,設示範道路目的在提昇工程單位使用再生粒料的信心與意願,期盼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取得平衡及共榮。
(圖說)臺南市積極推動「資源循環零廢棄」,7月26日產、官、學合作在城西底渣處理廠,舖設一條長465公尺、寬8公尺之再生粒料示範道路。(記者鄭德政攝)
一般道路舖設用的材料是瀝青搭配天然砂石。示範道路材料配比設計由環保局、工務局、成功大學、爐碴再利用廠等共同合作,瀝青比重維持不變外,砂石的部分其中68%由各類再生粒料取代,包括焚化再生粒料、電弧爐煉鋼廠氧化碴、轉爐石等。環保局表示,焚化粒料孔隙較大易吸水,而氧化碴及轉爐石硬度高,道路舖面摻用這些再生粒料產生互補效果,可增加耐大型車輛重壓行駛及耐磨損程度。
(圖說)示範道路材料配比設計由環保局、工務局、成功大學、爐碴再利用廠等共同合作,瀝青比重維持不變外,砂石的部分其中68%由各類再生粒料取代,包括焚化再生粒料、電弧爐煉鋼廠氧化碴、轉爐石等。(記者鄭德政攝)
市長黃偉哲表示,循環再利用是廢棄物處理的主軸,市政府推廣使用再生粒料,109年焚化再生粒料使用量8.4萬公噸,較108年成長2.6倍,預估110年可達11.9萬公噸。工務局與環保局將共同成立循環經濟平台,逐步擴大推動各類再生粒料應用於公共工程。
環保局長謝世傑表示,垃圾焚燒後產生的底渣可以再製成為焚化粒料,供工程使用。臺南市兩座焚化廠及委託外縣市代燒垃圾所運回的底渣,每年約有8萬公噸。環保局108年創全國之先設立底渣處理廠,將底渣再製為焚化粒料,其規格與檢驗都符合環保署規範標準,目標在去化歷年之底渣再製成可供工程使用的粒料。
環保局指出,焚化底渣加工產製之粒料,可以取代部份天然砂石製成瀝青混凝土,經過多年的發展,相關再利用技術已極為成熟,英國、荷蘭等多有應用於道路舖設、修築路堤、人行道、停車場等。
另外,臺南市轄內電弧爐煉鋼廠每年則產出約14萬噸的氧化碴,也可再利用做為舖面工程、瀝青混凝土粒料等。在日本應用於道路路基材料、港灣構造物、消波塊等。工程界若廣泛使用各類再製粒料,將可減少使用天然砂石使用及避免非法棄置,達到「資源零廢棄」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