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老人家髖部骨折 你該知道的3件事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80歲的黃阿嬤因兒女各自在外工作成家,自己一人獨居,但身體硬朗、活動自如,生活倒也還算自在。某天走路意外滑倒,造成右髖轉子間骨折。在成大醫院骨科部創傷及手外科吳柏廷醫師與患者及家屬討論後,選擇使用新式髓內釘固定物完成微創手術,黃阿嬤順利在手術隔天就可下床活動。出院後轉至護理之家後續照顧。
不幸才入住護理機構幾天,黃阿嬤從床上意外滑落,再次造成左髖轉子間骨折。短短2週內,就接受了雙側髖部的骨折手術。因雙髖皆骨折,前4週多以輪椅代步,之後再逐漸使用助行器負重行走。所幸,黃阿嬤身體硬朗、復健動機也強,術後4個月已不需助行器行走,骨折也順利癒合。

(圖說)吳柏廷醫師指出,良好的骨折復位及適當的內固定,是治療髖部轉子間骨折成功的基石。(記者鄭德政攝)
吳柏廷醫師指出,髖部骨折是老人家最常見的骨折,其中又以轉子間骨折居冠;而台灣的髖部骨折年發生率為全球最高地區之一,所幸近年骨折治療精進,文獻報告指髖部骨折術後1年的死亡率,從早期的30-40%,降至女性15%、男性22%。

(圖說)80歲黃女士雖雙側髖轉子間骨折,但在良好骨折復位及髓內釘固定手術四個月後,已可獨立行走,雙側骨折皆已癒合。(記者鄭德政攝)
吳柏廷醫師說,對於此類的脆弱性(骨鬆性)骨折治療的精進,主要在骨折固定、術後復健及照護上:
一、適當固定:因內固定物的改良,髖轉子間骨折的國際治療趨勢逐漸轉成髓內釘固定,其與傳統髓外固定系統在不穩定型髖轉子間骨折的強度有明顯差異,國際內固定協會與骨科外傷協會(AO/OTA)明確建議應使用髓內釘固定的骨折類型,甚至其中部分骨折型態健保制度也有差額給付。不過,並非所有髖部骨折皆適合做骨折固定,骨折復位仍是幫助手術成功的第一步,治療目標主要是讓患者可「早期活動」。
二、早期下床:根據早期文獻顯示,髖部骨折不手術所造成的死亡率1年高達約90%,主因是臥床所衍伸的併發症造成,如吸入性肺炎、壓瘡等。因此,手術的主要目標就是讓患者能早日下床活動,避免臥床。而隨著骨折復位觀念與內固定強度的進步,術後患者負重限制也逐漸由「不負重」或「部分負重」,往「適當負重」推廣。
根據文獻,髖轉子間骨折的老人家行走時,幾乎完全無法遵守部分負重的指示,而是完全負重。因此吳柏廷醫師也指出,老人家髖部骨折復健內容與行走訓練,仍須視患者肌力、身體狀況與骨折固定強度而定。
三、整合照顧:吳柏廷醫師表示,老年人髖部骨折處理的不僅僅是「骨折」本身,急性期還得同時治療老人家常見的其他內科疾病,出院後還須有後續的骨鬆藥物治療與肌力復健等。因此,近年脆弱性骨折的治療越來越注重團隊合作與介入,這也是近年髖部骨折治療死亡率降低的原因之一。
此外,政府近年推動急性後期醫療整合照護,能讓髖部骨折的高齡患者與家屬,在急性住院與返家照顧間有著較好的緩衝和喘息,有效減少再入院,也幫助患者逐步回復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