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琵來了 黃偉哲市長邀請全國民眾一起來賞黑琵遊臺南
(圖說)曾文溪口黑面琵鷺。(臺南市生態保育學會提供)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黑面琵鷺陸續來臺度冬,臺南市政府農業局10月24日在七股特有生物保育中心黑面琵鷺展示館辦理的黑面琵鷺保育季開幕活動,當天市長黃偉哲與現場民眾騎自行車從展示館出發,一路騎到第二賞鳥亭賞鳥,透過高倍望遠鏡觀察黑琵打鬧、嬉戲、覓食模樣。市長黃偉哲表示,黑琵是臺灣、臺南的寶貝,並誠摯邀請各地民眾到臺南觀賞黑琵,體驗生態之美。
(圖說)臺南市政府農業局10月24日在七股特有生物保育中心黑面琵鷺展示館辦理的黑面琵鷺保育季開幕活動,當天市長黃偉哲(中)與現場民眾騎自行車從展示館出發,一路騎到第二賞鳥亭賞鳥。(劉書瑾提供)
每年黑琵都會來臺度冬,而全球黑面琵鷺族群逐年成長,2021年1月間全球普查總數達5,222隻,首次突破5,000隻大關,較去年4,864隻增加358隻,其中在臺灣的黑琵有3,132隻,約佔全球總數6成,創下歷年新高,而到訪臺南的黑琵也有2,114隻,占全臺灣67.5%,且多棲息在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及學甲濕地園區等,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這表示臺南擁有具備鳥類生活空間條件,而且棲地營造相當成功,未來還要繼續努力。
(圖說)市長黃偉哲透過高倍望遠鏡觀察黑琵打鬧、嬉戲、覓食模樣。(劉書瑾提供)
早年臺南沿岸鹽業發達,爾後改變傳統製鹽模式,七股、安南地區有多數鹽田逐漸無使用並且廢棄中,歷經幾十年的天然環境變化下,孕育出鹽田濕地環境,吸引野生動物、鳥類棲息著;政府單位近來來積極推動生態友善的淺坪式魚塭傳統養殖方式,採用粗放式養殖投以有機餌料孕育水產品,雖然在產業上並未有太亮眼的數據,但在休養水池期間,因池底培養底棲生物,穩定提供鳥類食物來源及減少干擾,間接讓大批珍貴嬌客覓食此一處友善環境,相對經營不同面相價值所在。
(圖說)黑面琵鷺。(臺南市生態保育學會提供)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在臺灣甚至全世界,對黑面琵鷺保育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逐年增加棲息數量的黑面琵鷺,來到臺南沿岸濕地及保護區一帶覓食玩耍,顯見棲地優化顯示出效果,不僅如此,在參與濕地保育行動活動期間,相對帶動觀光旅遊,更可來到臺南市區住宿體驗南部生活,品嘗道地臺南美食小吃。同時也呼籲民眾若發現有黑面琵鷺個體活動力弱,無法飛翔甚至蹲坐地面、嘴巴微張、軟頸、翅膀下垂等情形,請立即通知南市府農業局(聯絡電話06-6321731),或立即下灘搶救並送慈愛動物醫院醫治,縮短救援及救治時間,使黑面琵鷺存活率相對提高。(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