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一塊錢能做什麼?台南市仁德區農會員工及家政班一群深具愛心的婆婆媽媽們,在農會總幹事曾佳哲及家政班指導員劉秀珠帶領下,集眾人之力16年來將不顯眼的一塊錢堆砌成一座金銀山,響應北台南家扶的『寒冬送暖』活動,今(1)日在農會三樓舉辦幸福農村計畫推廣三部門聯合成果展暨愛心竹筒回娘家活動,現場再次合力剖竹取愛心,經清點計有裝滿零錢的竹筒21支,金額55423 元,而家政班的婆婆媽媽們及農會員工也十分關心疫情對家扶經費籌措之影響,即時捐出紅包109包,計223900元,義賣所得金額29800元,總計309123元,累計十六年零錢傳愛金額高達205萬餘元,讓百萬愛心翻倍,成功挑戰全省第一個捐款逾200萬元的愛心農會。

(圖說)仁德農會曾佳哲總幹事(左2)及陳木發理事長(左3)帶領會員剖竹筒。(記者鄭德政攝)
仁德農會歷年來獲獎無數,除曾於108年獲農委會第一屆全國十大綠色照顧優良典範外,也被列為全省前十名的優質農會,曾帶領團隊榮獲農金獎的農會總幹事曾佳哲表示,與家扶結緣於95年,當時的總幹事也是現任理事長陳木發,因一則家扶兒考取優質大學無能力上學的新聞,讓他決定發動員工與家政班成員開始認養「竹筒愛心撲滿」,歷經16年行善始終不曾間斷,充分發揮銅板傳愛積沙成塔的精神,為帶動現場氣氛,理事長陳木發及總幹事曾佳哲皆率先捐贈一萬元紅包一個,也十分關心疫情對社福捐款造成的衝擊並號召全體農會員工一起響應捐款,加入愛心行列,他也允諾將繼續鼓勵親友響應家扶關懷弱勢送暖計劃。

(圖說)剖竹筒後全體會員一起合照。(記者鄭德政攝)
仁德區農會家政班指導員劉秀珠表示,家政班長年來陪伴婦女們發揮自己的優勢,建立自信,內容包含才藝教學、親職教育講座、舞蹈及產品研發….等,婆婆媽媽們更是深具愛心,除最先的認養竹筒外,更主動推出紅包助學的構想,近年來四健會成員及農事推廣班亦陸續加入愛心行列,現場並有各婦女提供的手作泡菜、涼麵、吊飾、手工香皂及青農農特產品及蔬菜…等聯合義賣,所得亦全數捐作家扶歲末寒冬計劃助學金之用。現場大家士氣高?,當宣佈達成200萬元高標時更是一陣歡呼。

(圖說)今年竹筒、紅包及義賣全部金額為309123元,全部捐給北台南家扶中心。(記者鄭德政攝)
北台南家扶主任莊淑惠表示,助貧不僅可以一個人做很多,也可以每個人都做一點點,而一件事能一做16年不間斷更是令人敬佩,盛讚仁德農會是一個十分具溫度及愛心的工作團隊,今年適逢北台南家扶在地深耕50年,除感謝社會大眾長年來的支持外,預計12月5日舉辦「家扶50有您有我-歲末寒冬送暖活動」,惟受到疫情影響經費籌措一度面臨困境,感謝仁德農會竹筒回娘家送來的及時雨,也呼籲社會大眾一起參與家扶的寒冬送暖計劃,活動內容包括發放助學金、送弱勢家庭乙份家庭禮物 (棉被或電風扇或床墊或麥片等營養補給品)及民生物資…等。

(圖說)仁德農會曾佳哲總幹事(右)將所得309123元支票捐給北台南家扶中心主任莊淑惠(左)並合照。(記者鄭德政攝)
北台南家扶連絡電話06-6324560。郵政劃撥帳號00356321。(請註明冬暖活動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