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仁大潭社區秉持循環理念 回收再利用一級棒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臺南市歸仁區大潭社區發展協會融合自然、循環永續等理念推動資源回收再利用。建置「雨撲滿」挹注觀賞魚所需之水、汰換水再澆灌植物。回收菱角殼炭燒製成生物炭以改良土壤,就連常見的廚餘堆肥也極具巧思。110年臺南市建構及村里資收站評比大獲好評,獲得「特優」實至名歸。

(圖說)大潭社區廚餘堆肥。(記者鄭德政攝)
市長黃偉哲表示,環保局透過評比計畫,有效地鼓勵地方發揮團體力量,自發性完成具有創意及意義的環保行動,發展出社區型環境教育場所,共同付諸行動讓未來更美好。
大潭社區環境整潔,進入社區映入眼簾的是一處竹子打造的資源回收站,以竹篩網做出資源回收站招牌,凡是看見社區積極推動資源回收前、後的照片,莫不讚嘆社區全體的努力與用心。

(圖說)雨水再利用澆灌。(記者鄭德政攝)
整潔的環境激起一連串良性循環,支持社區持續推動各項環保事務。前理事長黃錫家是重要推手,他感謝與社區毗鄰的長榮大學發揮「大學社會責任」精神,多方協助社區逐步落實環保理念。

(圖說)大潭社區環境大改造。(記者鄭德政攝)
大潭社區有多處讓人眼睛一亮處,包括設多個雨水再利用的雨撲滿,藉由馬達、管線將收集的雨水引入觀賞魚養殖桶,養魚需換水,換下來的水也藉由規劃好的渠道成為植物水資源。大潭一帶約有15甲菱角田,社區向官田取經,將原是垃圾的菱角殼變成生物炭以改善土壤,具體呈現循環經濟。
廚餘堆肥站也很與眾不同,堆肥站與花圃結合在一起,略高的堆肥站設於花圃中央,廚餘的滲出水一點一滴進入土壤、轉化成植物養份,社區也建造落葉堆肥站,凋零的落葉回歸大地滋養土地。另外,還以大量回收保特瓶製成裝置藝術,美化社區環境。
環保局長謝世傑表示,隨著社會發展,垃圾或廢棄物也持續增加,其實很多廢棄物都可以回收再利用,期許大眾養成資源回收、做好源頭垃圾減量,珍惜資源,共創友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