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宇宙的漣漪:藝術科學相對論》展覽5月27日於成大藝坊展出。本次展覽由成功大學物理系與成大藝術中心共同主辦,藉由重力波與藝術品的結合,呈現科學之美。並將複雜的科學原理應用至互動裝置中,帶領同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一窺浩瀚宇宙的神秘面貌。
(圖說)《宇宙的漣漪:藝術科學相對論》活動海報。(成大藝術中心視覺藝術總監陳明惠提供)
此次展覽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重力波的科學知識、以及重力波與藝術的結合。在科學知識方面,分為「重力波的產生」、「LIGO–為何可以偵測到重力波?」以及「台灣重力波研究團隊」。策展人成大物理系助理教授李君樂表示,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可以產生重力波。「可以把宇宙視為一個水池,石頭丟到水中,會產生漣漪,這就是重力波。」
(圖說)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學生們的重力波藝術創作。(成大藝術中心視覺藝術總監陳明惠提供)
李君樂進一步解釋,物體的質量必須要非常大,所引起的重力波才能夠被偵測到,例如黑洞或中子星。但即使如此,所測到的重力波仍然十分微小。因此,2016年美國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發現重力波的訊號,無疑是本世紀最重大的科學突破之一。偕同策展人林峻哲博士也表示,重力波或許對於日常生活中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是在天文研究上,卻有著極大的重要性。可以幫助我們探索更多宇宙奧秘,例如黑洞的互繞、宇宙的形成等等。此次展覽中,除了介紹重力波的科學知識,也將介紹成大在重力波研究上的成果與投入。
(圖說)重力波文字。(吳思瑩提供)
關於重力波的藝術發想,則是由成大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的學生們負責。「藝術最棒的就是可以天馬行空。」策展人成大藝術中心視覺藝術總監陳明惠表示,學生們透過不同的角度與思維方式,將科學揉入藝術,增添嶄新的元素,重新詮釋重力波的樣貌。例如《黑暗中的光年行動》,便是以重力波轉換出的聲波,與台南當地廟宇、以及市井街道的聲音融合,創造出嶄新的科學「聽覺」饗宴。
陳明惠表示,希望藉由這次展覽,打破一般人對於科學知識的既定印象,激發更多的想像空間,引領大家思考科技與藝術之間的可能性。
「宇宙、天空那麼大,我們真的很渺小。」李君樂也表示,除了讓參展民眾瞭解何謂重力波、啟發學生對於天文領域的興趣,也希望大家可以透過展覽,感受到宇宙的浩瀚、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當生活上發生不如意的事情,也不需太過執著。「整個宇宙那麼廣闊,生活上的不順真的可以釋懷一點。」
林峻哲也表示,現代人生活忙碌,或許都忘記抬頭看看天空了「我們也想趁這個機會,讓大家知道星空的奧妙、認識我們的宇宙。它不是想像中離我們很遠,其實它離我們是很近的。」
此次展覽與清華大學合作,介紹重力波的科學知識、以及台灣不同研究團體的科研合作成果。將在5月27日於成大藝坊開展,並舉行相關工作坊與講座活動,帶領大家一同領略宇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