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陳永華墓」園區修復動土 黃偉哲盼環境優化讓後人憑弔歷史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位於臺南市柳營區果毅後的歷史建築「陳永華墓原址及墓碑」,即將展開景觀修復工程,臺南市長黃偉哲今(26)日率全體貴賓上香祭拜、動土,宣告工程正式啟動,黃偉哲盼工程如期如質完成,讓後代世人更容易來此緬懷、憑弔,了解陳永華參軍的歷史事蹟。

(圖說)位於臺南市柳營區果毅後的歷史建築「陳永華墓原址及墓碑」,即將展開景觀修復工程,臺南市長黃偉哲(中)今日率全體貴賓上香祭拜、動土,宣告工程正式啟動。(記者鄭德政攝)
市長黃偉哲表示,「陳永華墓原址及墓碑」位於非人口稠密區,因此較少人問知而淹沒於荒煙蔓草之間,他特別向民間志工表達感謝之意,謝謝他們這幾年的投入,協助整理環境;臺南身為文化古都,有義務讓民眾瞭解這塊土地的文化歷史,此次官方要盡一己之力,投注經費進行修復工程,除了墓碑外,也會同步改善園區內的景觀,盼日後能結合鄰近相關景點,串聯為知性旅遊路線,讓遊客更瞭解陳永華參軍在臺灣南部發展史的重要地位。

(圖說)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投注經費進行修復工程,除墓碑外,也會同步改善園區內的景觀,盼日後能結合鄰近相關景點,串聯為知性旅遊路線,讓遊客更瞭解陳永華參軍在臺灣南部發展史的重要地位。(記者鄭德政攝)
「陳永華墓原址及墓碑」的墓主為延平郡王鄭成功的參軍,人稱世子文臣第一,為明鄭治臺時期最高行政官及軍官,是為臺灣及臺南發展基礎打下根基的重要人物。其棺柩雖在清朝初期即已遷葬至中國福建,但原址所留存的明鄭時期墓碑,是陳永華在臺開發的重要歷史見證。

(圖說)陳永華墓年代久遠,在棺柩遷移後,因疏於管理與整理,墓碑直至1929年才在荒煙漫草中被發現,後移回原墓地重建。1976年縣府收回管理,建置涼亭與解說牌。2000年時,由原縣府文化處與民間志工林志隆,合力進行墓埕修復及周邊植栽美化,並鋪設步道環繞。(記者鄭德政攝)
文化局表示,陳永華墓年代久遠,在棺柩遷移後,因疏於管理與整理,墓碑直至1929年日治時期,才在荒煙漫草中被發現,後移回原墓地重建。1971年原縣府撥交由陳氏宗親會重修為衣冠塚,1976年收回管理,建置涼亭與解說牌。2000年時,由原縣府文化處與民間志工林志隆先生,合力進行墓埕修復及周邊植栽美化,並鋪設步道環繞。
多年來皆由臺南市柳營區果毅社區發展協會義工隊及志工林先生協助環境整理維護,在地方積極爭取下,市長黃偉哲拍板同意文化局,於2021年編列經費補助進行修復工程,由順富土木包工業承攬施工,合拓建築師事務所監造,並聘請具文化部傳統匠師認證的泥作匠師劉聰連協力,工程發包金額為279萬6,000元,工期約210個日曆天,預計今(2022)年12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