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眼科部洪嘉鴻醫師與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的邵時傑藥師共同合作,在成大臨藥科技所賴嘉鎮副教授與多位重量級成大和長庚醫院專家指導下,針對第二型糖尿病病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使用不同降血糖藥物所產生的乾眼症進行分析,發現糖尿病病人常用的降血糖藥物SGLT2i(鈉-葡萄糖共同輸送器-2型抑制劑)不僅可以控制血糖,還可能會降低糖尿病患發生乾眼症的機率。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絡公開期刊》(JAMA Network Open)。
(圖說)成大團隊發現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新型口服降血糖藥物,可降低乾眼症的發生,左為成大醫學院臨藥科技所賴嘉鎮副教授,右為成大醫院眼科洪嘉鴻醫師。(成大提供)
成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現為成大臨醫所博士候選人的洪嘉鴻醫師表示,全球糖尿病病人逐漸增加,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預估,2045年全球糖尿病病人將超過6億人。台灣國家衛生院於2019年糖尿病年鑑指出,台灣糖尿病病人約有220萬,每年以1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只要病人血液中長期糖分過高,腎臟、心臟等重要器官如同泡在糖水中,可能會導致慢性腎臟病、心肌梗塞等血管病變,事實上糖尿病對於眼部健康也有重要的影響,病人除了會因為視網膜病變造成視力下降,也容易有神經病變、眼睛發炎、眼角膜受傷與乾眼症,對工作和生活都會造成無法忽視的影響,根據過去的研究指出,有五分之一的糖尿病病人有乾眼症的狀況。
(圖說)成大醫學院臨藥科技所賴嘉鎮副教授(左)、成大醫院眼科洪嘉鴻醫師(右)都以此次研究經驗鼓勵學生勇於組織研究團隊。(記者鄭德政攝)
「基於醫師臨床觀點,結合藥師藥理知識,運用台灣最大型的電子病歷資料庫 – 長庚醫學研究資料庫驗證」,成大醫學院臨藥科技所賴嘉鎮副教授表示,兩年前當時就讀成大醫學院醫學系的蘇鈺宸醫師 (現任成大醫院眼科住院醫師),對於糖尿病藥物與眼睛健康間的關聯產生興趣,於是與洪嘉鴻醫師、邵時傑藥師組成校內跨領域、國內跨院所的合作團隊,在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透過視訊方式進行多次討論,並在基隆長庚眼科孫啟欽教授、成大醫院眼科黃奕勛主任、基隆長庚洪明銳副院長與賴旗俊院長的指導下,與團隊張凱程藥師、李兆甯醫師等人合作,陸續針對第二型糖尿病人使用不同降血糖藥物,對不同眼睛疾病的影響進行分析。團隊的第三篇系列研究,探討乾眼症發生風險的研究成果已於近期也刊登在知名國際醫學期刊上。
(圖說)橘色的線代表使用SGLT2i的病患,深藍色的線代表使用GLP-1RAs的病患,X軸是追蹤時間,Y軸是是乾眼症的累績發生率,可以見到SGLT2i的乾眼症累積發生率較低。(記者鄭德政攝)
邵時傑藥師表示,SGLT2i(鈉-葡萄糖共同輸送器-2型抑制劑)已被許多臨床試驗證實,除了有控制血糖的效果之外,同時還能保護「腎臟」和「心臟」,是臨床常用的二線糖尿病藥物,但是此藥物對於眼睛的影響尚未被注意。透過長庚醫學研究資料庫的大數據分析,發現服用SGLT2i的病人與另一種常見的降血糖藥物GLP-1受體制效劑 (GLP-1 RA) 使用者相比,有比較低的乾眼症發生發生率。進一步研究後發現,在「血糖控制」與「腎功能變化」上,SGLT2i 與GLP-1 RA間並無差異,代表SGLT2i 可能會透過其他機轉,來降低乾眼症發生風險。
「鼓勵學生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學習團隊合作」,賴嘉鎮副教授表示,醫師有完整的臨床訓練能夠敏銳地找出關鍵研究問題,藥師有足夠的藥理知識可以提供研究假說,配合大數據的分析,可以有效使用統計方法,將數據轉會成資訊,自已雖有藥物相關的專業,同時也具備統計相關的特長,搭配成大提供豐沛的研究資源與場域,可以讓不同人才組成跨院及跨領域的團隊合作,進而順利研究、產生醫學突破,同時也鼓勵學生多方學習、嘗試,不要自我設限。
「這樣跨院和跨領域的組合,建立在大家的熱情澆鑄上,即使南北的距離也無法阻擋大家想解決研究問題的精神。」洪嘉鴻醫師感謝成大提供多元、開放的環境,能透過團隊合作,把每個人的專長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沒有任何利益衝突下,彼此交換專業知識,相當有革命情感,也因為這樣才有多篇的研究成果,同時也鼓勵學生勇於組織研究團隊,醫學院學生已有醫療背景知識,當從臨床病例查覺到未解的問題時,不要放棄找尋答案,登高一呼,便可以找到不同領域的老師與志同道合的研究夥伴。未來,希望能透過前瞻性的臨床試驗,與動物實驗、細胞研究,進一步確定藥物的機轉。
邵時傑藥師認為,找到自己有興趣的研究題目,享受與不同領域學者共同腦力激盪的過程相當珍貴,這次的研究成果除了能讓台灣站上國際學術舞台,更滿載了團隊的合作回憶,能與成大團隊合作,格外有意義。
論文連結:JAMA Network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9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