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從Formosa航向東亞III」成果展 實踐多元視角看臺灣歷史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國立成功大學今(7)日於光復校區歷史文物館舉辦「Formosa偎海e所在」之「從Formosa航向東亞III」開幕式,展示高教深耕計畫的課程成果暨學生作品,並介紹演出活動《臺灣囝仔聲》、學生成果展演《我們的故事》,為期4天活動結合戲劇、歷史、科技展現成大跨領域多元教學實踐,積極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與大學社會責任。

(圖說)「Formosa偎海e所在」之「從Formosa航向東亞III」開幕式大合照。(成大提供)
國立成功大學自2018年起推動臺灣學,4年來研究暨教學成果豐碩。本次透過歷史現場的文物暨圖文展覽、「臺灣意象」線上虛擬的影音展示、混合實境的MR混合實境體驗、演繹劇坊的學生展演、學生藝術作品發表等一系列活動呈現成功大學臺灣學的研究與教學成果。計畫執行單位橫跨成大心理系、歷史學系、藝術研究所、戲劇碩士學位學程以及戲劇學分學程。

(圖說)圖文展覽呈現17世紀澎湖、大員在東亞世界的特殊性。(成大提供)
成大副校長陳玉女表示,「Formosa偎海e所在」成果展共有20多位老師一起投入,此次在海洋的部份還特別到澎湖考察。澎湖今年是建城400年,透過展覽呈現東亞環海地區怎麼從澎湖、安平觸動到臺灣,也要讓世界看到臺灣的位置。陳玉女副校長指出,近幾年看到成大很多活動和東北亞、東南亞以及歐洲的荷蘭、法國、西班牙等國家有很多連結,期待未來促成更多國際化活動。

(圖說)發掘自澎湖當地的文物展。(成大提供)
成大藝術所副教授陳佳彬表示,此次策展由歷史發展的大員,連結成大、臺南,再延伸至多元化、多樣態的臺灣元素,讓觀眾從理解的視角參與並了解成大、臺南及臺灣的在地歷史。

(圖說)展覽海報介紹澎湖進士蔡廷蘭事蹟。(成大提供)
成果聯展即日起至12月10日於成大歷史文物館展出,橫跨人文與科技,鼓勵學子勇於跨域創新。成果展演也歡迎校內外人士蒞臨欣賞師生共同努力成果。成功大學師生將藝術教育帶入偏鄉,落實文化平權、優質教育,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的精神12月10日上午10點將舉行《臺灣囝仔聲》演出,邀請臺南市北門區錦湖國小學生表演藝術成果發表,包含舞蹈表演、烏克麗麗、木箱鼓演奏等節目,歡迎民眾蒞臨。

【活動訊息】
演出活動《臺灣囝仔聲》
時間:111年12月10日(六)上午10:00開始
地點:成功大學光復校區鳳凰樹劇場(雲平大樓)

演出活動《我們的故事》
時間:111年12月14日(三)下午13:30開始
地點:成功大學光復校區歷史文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