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陳太太帶著71歲的陳先生前來中醫門診,陳太太說,先生最近難入睡,好不容易睡著,後半夜又因膝蓋痛到醒,導致他睡眠不足、白天精神不濟;而且陳先生腿部緊繃、有時膝蓋腫,走路沉重,大腿越來越無力,好幾次差點跌倒,卻又不肯拿拐杖。陳太太非常擔心地詢問能否處理陳先生睡眠和膝痛的情形。
(圖說)林盈萱中醫師指出,膝關節退化最常見從內側開始。(記者鄭德政攝)
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科林盈萱醫師問診了解到陳先生久坐後膝蓋會僵硬,若起身稍活動半小時會感覺好一些,但不能久走或久站;另外陳先生平時藥吃得很多,希望不要再增加口服藥。於是林盈萱醫師採取針灸的方式,以頭皮與體針施於心包經、心經上的穴道進行睡眠問題的治療,另取膽經、脾經的穴道治療腿部緊繃,並建議陳先生搭配復健治療。一個多月後,陳先生腳步變得輕盈,睡眠問題也得到改善,半夜也不再因膝蓋痛醒。
(圖說)林盈萱中醫師以針灸疏通膝關節周圍氣血。(記者鄭德政攝)
什麼是退化性膝關節炎?林盈萱醫師表示,膝關節由髕骨、大腿股骨和小腿脛骨及軟骨與韌帶共同組成,關節裡有關節液和關節軟骨防止骨頭直接摩擦。若是長期關節不當受力使軟骨磨損、關節液分泌異常,骨頭間緩衝減少則會進一步產生周邊骨異常增生及關節腔變窄、失去彈性,導致關節腫痛、膝蓋僵硬甚至變形,若因痛而不敢走路,更會使大腿肌肉漸漸萎縮「消風」。
林盈萱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並非年長者專屬問題,一般人通常在20歲後關節會逐漸地退化,而退化性膝關節炎常發生在45歲以後,據統計55-60歲約30%的人有此困擾。狀況輕微時可多休息、避免負重、爬坡及上下樓梯,可進行保守治療(如止痛藥、復健),並可強化肌肉力量以減輕關節負擔;較嚴重時需要由骨科醫師進行手術(如關節腔手術去除多餘的骨贅物),若磨損太厲害則要慎重評估是否需膝關節置換手術。
然而跌倒、拉傷、骨折等情形也可能造成膝蓋疼痛,必須經過醫師評估才能確認是不是罹患膝骨關節炎。因此膝蓋痛的時候不要自行長期吃止痛藥緩解,建議及早就醫,復健科或是骨科都可協助評估相關問題。
林盈萱醫師表示,中醫治療除以針灸刺激穴道,疏通氣血、增強循環外,也可以考慮加入中藥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類似於中醫古籍所討論的痹證,除了老化、虛損外,也可能因為環境或飲食因素產生的風寒濕影響,造成氣血在局部的阻滯而經絡不通,可根據不同辨證(如風寒濕痹、風熱濕痹、痰瘀痹阻)結合針藥一起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