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初次見面,訴說了一些大學生活的困難後,敏敏遲疑地說:「我好像有容貌焦慮症?」,出於好奇,我詢問他何開始對外表感到困擾?敏敏提到高中時被朋友取笑身材,開始一路辛苦的減重歷程,最近交往女友,對方卻不願在社群軟體公開跟自己的合照,他花越來越多時間和IG上的朋友比較外表,出遊全程都擔心自己不上相,重複對鏡子檢查而影響上課遲到、拖延需要報告的作業等,面對人群也不自覺擔心起別人是否都在暗自嘲笑自己的表現。
(圖說)連悅如醫師表示,身體臆形症典型的發作時間是青少年期,建議提升自身長處以轉移注意力。(記者鄭德政攝)
高雄榮民總醫院臺精神科主治醫師連悅如表示,每個人心中,對自己的外貌,都有不同的標準與在意程度。打扮化妝、追求健美的身材,得到讚賞及關注,的確是開心的事,然而隨處可見的醫美廣告、健身房宣傳,也呈現大眾對外表的焦慮。假設個案認知的外貌缺陷,如:微小的皮膚斑痕、鼻型等,這種主觀認知的醜,在他人看來過度放大,並導致花費過多時間、心力、金錢,造成痛苦,開始迴避社交場合,損害社會、職業功能,需考慮是否受困於身體臆形症。
(圖說)連悅如醫師(右)建議,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讓他們的焦點不是只放在自己的容貌上面,或是生活中的小細節,陪伴和協助他們建立自信、增加成就感。(記者鄭德政攝)
連悅如醫師說,身體臆形症典型的發作時間是青少年期,平均發病年齡約16歲,病程慢性、難以緩解,個案多尋求皮膚科或整形外科治療,而非到精神科尋求協助。本個案對外表在意帶來痛苦,並強迫性地反覆確認,與焦慮症患者類似,個案常有低自尊、傾向對模糊的社交訊息做負面解讀、對「拒絕」敏感的內在特質。
她說,此類個案可能同時受苦於其它精神疾病:憂鬱症、社交恐懼症、強迫症。此外,約有15%身體臆形症患者,會出現厭食或暴食症,無法撫平的情緒、無處放置的不安,最後失衡地呈現在對外表的過度追求。有些時候,對外表的擔憂可以透過身邊的支持或自我調適改善,若嚴重到符合身體臆形症的診斷或合併有情緒、睡眠困擾等,建議到精神科就診。
在精神醫療領域,可透過心理治療,討論負面的自動化思考、重新建構信念及調整個案應對焦慮的模式,舉例來說,敏敏離開宿舍要上課,與路人對上眼,立刻想到:她一定是在笑我的高髮線,進而衍生出:我這樣醜一定不可能被愛,引起巨大的焦慮。敏敏躲回廁所,在鏡子前反覆整理頭髮,耗費數小時而錯過了上午的課,治療將陪伴敏敏討論想法中的偏誤,練習如何忍受這些想法帶來的不適,降低對負面思考的關注,減少反覆整理頭髮的行為。除心理治療外,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對身體臆形症也有治療效果。
對許多有容貌焦慮的人而言,外表就是一切。高榮臺南分院呼籲,如果追求反而帶來痛苦,改變外貌無法解決問題,應考慮尋求精神醫療專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及生命中其它有意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