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重症預防 腸病毒71型疫苗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案例一:1歲11個月男童,發燒兩天前先有四肢、肚子和屁股紅疹,發燒前一天有口腔潰瘍。發燒當天精神活動力不好、食慾差住院,隔天早上觀察到兩次肌躍型抽搐,到了晚上發生肌躍型抽搐六、七次,後來持續血壓較高且心跳也快,懷疑是腸病毒感染導致自主?經機能失調,因此轉入加護病房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住院第四天退燒,臨床症狀改善,於第六天順利出院,其喉嚨拭子及肛門拭子皆培養出腸病毒71型(EV-A71)。
案例二:4歲男童,第一天發燒到38.6℃合併口腔潰瘍及全身倦怠,腳掌有幾顆非常細小的紅疹。第二天開始狂吐,吐了十次,合併頭痛,肌躍型抽搐則是在快睡著時有觀察到,但沒有頻繁發作,因此住院觀察。入院後第二天燒就退了,但住院第三天發現有步態不穩的症狀,還有心跳過快(平靜狀態下每分鐘140下) ,因此轉入加護病房觀察及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於第六天出院返家。其喉嚨拭子及肛門拭子的病毒核酸檢測皆驗出腸病毒71型,確認為腸病毒71型重症併發腦膜腦炎。

(圖說)郭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亭妤表示,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建議,所有兒童滿 2 個月至未滿 6 歲,應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不需考慮是否感染過腸病毒。(記者鄭德政攝)
郭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亭妤表示,1998年臺灣爆發大規模腸病毒71型疫情,140萬名孩童感染,造成405名兒童感染重症,其中78例死亡。之後數年,臺灣持續出現腸病毒71型感染重症病例。腸病毒71型的流行高峰在夏季,腸病毒重症每三到四年有一波流行,感染腸病毒71型後發生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比率特別高,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重症致死率約1.3%~33.3%。其中又以5歲以下幼兒居多,約佔所有重症病例90%。常見初期症狀包括39℃以上高燒超過3天、手、腳及口腔黏膜出現針頭大小紅點的疹子或水泡等。若患者開始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動力不佳、持續嘔吐、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病徵,就代表病況危急、需要緊急送醫,如未及時治療,發病後3至7天內就可能引發腦幹腦炎、心臟衰竭、肺水腫、肺出血等重症。
林亭妤醫師表示,台灣腸病毒71型不活化疫苗自2002年開始研發,使用當時流行的B4基因型病毒株去活化後作為疫苗,目前已有兩家廠商成功研發出腸病毒71型疫苗,分別為高端與國光/安特羅,已獲得食藥署許可,最快將於今年7月開始施打,施打對象為2個月~6歲之兒童。這類全病毒型非活化腸病毒71型疫苗,可交叉保護不同基因型(如B5、C4)的71型腸病毒。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根據第三期多國多中心臨床試驗顯示,預防腸病毒71型疾病效力達96.8%;國光/安特羅腸病毒疫苗目前僅有血清保護率數據,第三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建議所有兒童滿 2 個月至未滿 6 歲,應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不需考慮是否感染過腸病毒。6歲以上兒童,非目前腸病毒71型疫苗通過核可之適應症,且感染腸病毒71型後重症比例較嬰幼兒低,是否接種此疫苗,可依家屬意願討論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