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為落實食農教育,行政院農委會自106年起辦理食農教育推廣計畫,鼓勵各申請單位開發更多元化的食農教育教案及教材。南市大社國小、官田國小及永康國中榮獲計畫亮點單位肯定,透過創新的食農教育活動及具創意的教材,讓學子們有機會認識更多元的家鄉農產與文化。
(圖說)大社國小以「白蓮霧要出嫁」為主題,在109年執行單位成果審查中榮獲計畫亮點單位肯定,由蔡楠清校長帶領學校老師,結合農民、美術藝術家、創客等資源,共同推動創意教學活動,傳遞在地特色飲食文化。(記者鄭德政攝)
黃偉哲市長表示,臺南幅員廣大,多元的地理環境資源孕育出多樣且享譽全國的農漁畜產,且長期深化推展食農教育,感謝學校用心讓學童在課程中習得農產連結至健康飲食、生活文化、友善環境外,並親身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及辛勞,培養學童惜食憫農之心。
(圖說)官田國小於110年執行單位成果審查中榮獲計畫亮點單位肯定,創立「粼雉菱」食農學園,藉由守護大圳、埤塘、水雉及菱角,開啟大地和永續的善循環。(記者鄭德政攝)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臺南市校園推動食農教育強調扎根課程,每年補助超過60校推展校內自耕農園,鼓勵學校串聯各區農會、青農等外部資源規劃校本特色課程,讓食農教育不侷限於課本內容,更融入學生生活經驗,今(112)年度更邀集長期深耕食農教育的17所學校共同辦理食農體驗育樂營,按照時節及月分規劃跨校跨區的全市活動,串接全年份的臺南食農遊學地圖。這些用心讓臺南市連續兩年(2022、2023)榮獲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教育與文化面」冠軍肯定。
(圖說)官田國小製作的菱角饅頭,相當可愛。(記者鄭德政攝)
大社國小以「白蓮霧要出嫁」為主題,在109年執行單位成果審查中榮獲計畫亮點單位肯定,由蔡楠清校長帶領學校老師,結合農民、美術藝術家、創客等資源,共同推動創意教學活動,傳遞在地特色飲食文化。讓學童透過從事農業植物照顧,親近蓮霧樹與土地,瞭解地產地銷概念,並體驗製作白蓮霧紙及白蓮霧葉茶包,將其製成嫁妝請帖及奉茶,以嫁娶慶典為主題創新行銷新市區在地農產與食農教育。
(圖說)同為110年獲選計畫亮點單位的永康國中,規劃「戶外小廚先修班」、「料理有洋蔥」、「豬事大吉」、「吃貨的眼界」及農業探索體驗等課程,從烹飪實作連接農業生產與環境面向。(記者鄭德政攝)
官田國小於110年執行單位成果審查中榮獲計畫亮點單位肯定,創立「粼雉菱」食農學園,藉由守護大圳、埤塘、水雉及菱角,開啟大地和永續的善循環。陳慶林校長表示,官田國小長期投入食農教育發展,校內的幸福農場占地約400坪,包含水田、旱田、空中農園及智慧溫室等場域。這次食農推廣計畫以菱角為主題,利用繪本「菱角冠軍」引發學生興趣,實地至菱角田觀察、採摘及培育微生物菌種,最後透過手作創意料理完整食農教育涵意,讓學生做中學,將農場轉化成實際立體課本,透過實際應用和體驗,深化食農知識。
同為110年獲選計畫亮點單位的永康國中,規劃「戶外小廚先修班」、「料理有洋蔥」、「豬事大吉」、「吃貨的眼界」及農業探索體驗等課程,從烹飪實作連接農業生產與環境面向,參訪屏東科技大學、中央畜牧場、柳營「老牛的家」、嘉義頂菜園農村博物館、雲林良作工場等外部資源,藉由一系列的課程讓學生獲得跨領域的學習經驗,瞭解飲食文化差異、食用安全、糧食危機和動物福利議題,逐步認知食物選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