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定居臺灣 賴荷南品「河婆擂茶」解鄉愁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馬來西亞出生長大,在臺任教至退休的客家人賴荷南老師,當年來臺求學,遇見真愛改變人生規劃,如今落地深根定居臺南,退休之後在南瀛客家文化協會擔任志工。臺南客委會舉辦客家美食講座活動,邀請他透過家鄉菜「河婆擂茶」,帶民眾認識大馬的客家文化。

(圖說)賴荷南老師試吃台南客委會舉辦美食講座活動「河婆擂茶」料理。(記者鄭德政攝)
來自馬來西亞砂拉越首府「古晉市」的賴荷南,家中排行第四,父親是從廣東到馬來西亞的客家移民。他表示,在古晉的華人以客家人居多,在這裡不會講客家話絕對行不通。回憶小時候,因為家境貧苦,父母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小孩,自己為了填飽肚子,只能動手弄簡單的食物果腹,而母親為了維持家中生計,則會挑著扁擔賣親手製作的客家粄食和醃製醬菜。

(圖說)大學時期出遊(左四)照片。(賴荷南提供)
在大馬,大學百分之八十的入學名額留給馬來人,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則是提供給政商名流,因此高中畢業想繼續求學的他,只能選擇出國留學。本想唸完書就回國,於是從5所考取的大學中,選擇學費最便宜且較輕鬆的臺大地理系,沒想到遇到一生的摯愛,後來更因此定居臺南並任教於興國高中至退休。

(圖說)賴荷南在自家大門親手繪製「纏繞畫」。(賴荷南提供)
賴荷南說:「河婆擂茶才是鼻祖,臺灣的客家擂茶是後來自創的」。馬來西亞跟臺灣的客家文化差異,除了腔調外,就是「擂茶」。在他的記憶中,「河婆擂茶」是一道由飯搭配數十種新鮮蔬菜跟擂茶湯的「鹹食」料理,因其又以河婆客的擂茶做得最為出色,如同海南雞飯一樣,所以擂茶就都冠上「河婆」二字。在臺灣,客家擂茶卻是以各類堅果及穀物組合而成的「甜味」飲品。
還在任教時,賴荷南便積極投入客家公共事務,擔任客家協會總幹事,負責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務。退休後,拾起畫筆參加協會辦理的「禪繞畫研習班」,將家鄉的印象風景表現在畫作上。閒暇之餘則擔任南瀛客家文化協會志工,提供客語服務,向遊客介紹客家文化,亦常不定時受邀擔任工作坊講師,和大家一起喝一碗擂茶,一解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