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教育部中央輔導團本土語文組於5月9日在國立臺南大學舉辦全國本土指導員期末會議,並為本土指導員安排一場臺南在地文化踏查活動,希望藉由這次活動,讓22縣市的本土指導員更深入認識臺南的在地文化。
此次臺南在地文化踏查活動邀請臺南善化高中本土語文吳龍安老師擔任導覽解說,起點從臺南大學最顯眼的建築紅樓出發,沿著臺南女中後圍牆的臺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延伸至開山路交叉口臺南大學附設小學圍牆外的小南門遺址,可以想像當初臺南府城城牆以此為界畫出城裡城外的遺跡。
(圖說)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記者鄭德政攝)
接著步行至延平郡王祠,據說在明永曆年間,當地便建有一座小廟來祭祀延平郡王鄭成功,清治時期因政治顧慮,所以使用「開山王廟」之名來稱呼此廟。「山」暗指「臺灣」,有隱喻鄭成功為「開臺聖王」之意。清治時期沈葆楨來臺後上疏追諡鄭成功、建立專祠,成為最早的官祀鄭成功紀念祠。臺灣日治時期曾改為開山神社,是日人在臺最早設置的神社,也是二次大戰前日本海外神社中唯一是從廟宇改為神社的特例。原來的閩式建築於民國53年改建為現今北方宮殿式的樣貌,導致一直以來未能被列為古蹟,直至民國2010年才將延平郡王祠登錄為臺南市第九座歷史建築。
(圖說)在導覽員解說下參觀延平郡王祠。(記者鄭德政攝)
延平郡王祠開山路對面是臺灣天主教臺南教區主教座堂,是臺南教區首任主教羅光於1963年興建的教堂,名中華聖母堂,為一宮殿式建築,美輪美奐。延平郡王祠後面建業街也有建於西元1736年的臨水夫人媽廟,是目前臺灣少數以臨水夫人為主神的寺廟,主祀臨水夫人陳靖姑與三十六宮婆祖,從月下老人、註生娘娘、臨水夫人、媽祖的奉祀,代表從結婚生子到長大成人,為民間祈求子孫平安,而託付神明保佑的一種方式。
除探討臺南在地文化,也不忘品嚐延平郡王祠周邊在地美食,包含開山順天冰棒、開山陽春麵、羊城油雞、友誠蝦仁肉圓等。豐富的踏查活動,讓參與人員體驗臺南的古都面貌,也品嚐了道地小吃,是一次充滿臺南味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