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口述歷史《如果》可以 邀您共賞我們的歷史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籌畫的口述歷史劇場《如果》,將於6月7日至6月9日南大榮譽校區D203多功能實驗劇場開演,該劇以《如果》為題,生動演出我們的故事,為端午連假不容錯過的免費演出。

(圖說)《如果》主視覺。(記者鄭德政攝)
本劇場由該系王婉容老師指導二年級學生展演,王婉容老師以創作指導口述歷史劇場聞名,並推廣至國際舞台,深受肯定,對本次演出自我期許:「演戲就如同做人,不要輕易放過自己地要求完美,全力專注投入,成就自己和他人,活在當下,才能發光發熱啊!」此次特別到鄰近的家齊高中、臺南女中宣傳推廣《如果》,邀請共同蒞臨觀賞,廣受高中生的熱烈迴響。

(圖說)與國立臺南家齊高級中等學校合照。(記者鄭德政攝)
《如果》劇情分為親情、自我成長與愛情三大主題,劇目名稱為《約定》、《十幾;拾己》與《Du Jour》,故事來自同學們的親身經歷,加以改編而成:《約定》,家人是什麼呢?會不會我們都曾對深愛的人說過最刺耳的話?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的大學生陳詠涵,與她的阿嬤、她的家鄉是如何互動的?故事的最後那些矛盾又是否被修補?

(圖說)《Du Jour》劇照。(南大提供)
《十幾;拾己》,我長大要做……?是人生的課題。在十幾歲的年紀,高中的我們,真的可以看清未來的道路嗎?面對自由想像的未來,主角周可恩又將如何解題?
《Du Jour》,取法文「今日特餐」之意,寓意愛情要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到對的人。而在本劇中,展現出六種同學們在愛情中的縮影,這些情感與聯繫將會有什麼改變呢?而作為觀眾的你,又能否從中找到屬於你的答案呢?
本次演出場次即將額滿,現場仍會開放部分票券,歡迎觀眾索取入場,詳情請至Facebook搜尋「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口述歷史劇場」或IG搜索「臺南大學口述歷史劇場115級《如果》」獲取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