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Gemini Space團隊首度參加國際罐頭衛星競賽 獲全球第八 亞洲第一佳績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國立成功大學Gemini Space學生團隊於今(2024)年6月7-9日前往美國維吉尼亞州參加由美國航太學會(American Astronautical Society,簡稱AAS)主辦、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及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United State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簡稱NRL)協辦的罐頭衛星競賽(Cansat Competition)決賽,獲得全球第八、亞洲第一好成績。由於這是罐頭衛星競賽舉行20年來首次有來自台灣的團隊參賽,備受矚目。

(圖說)成大Gemini Space團隊護送已組裝罐頭衛星之火箭前往發射架。(成大提供)
罐頭衛星競賽(Cansat Competition)是美國航太學會(AAS)主辦的年度盛事,目的在促進太空探索領域的創新和創造性思維,為學生提供設計和建造太空相關系統的實踐經驗,每年的比賽會設定不同的任務目標,讓參賽同學依太空系統工程方法,逐步通過設計、製作與測試之審查,取得決賽資格,最終由主辦單位提供火箭發射升空實測,進行飛試評比。競賽成績是綜合長時間階段性設計分析與實作、飛試。由於賽事極度接近真實太空任務的發展設定,所以是太空系統工程實作的絕佳競賽舞台,吸引了美國與全球頂尖大學太空領域學生組隊參加。今年全球有75個團隊參加,16個國家共31個團隊進入決賽,獲得參加發射飛行試驗決賽的資格。

(圖說)成大團隊成員與罐頭衛星合影。(成大提供)
今年競賽的任務目標為模擬太空探測器進入行星大氣層的著陸順序。參賽隊伍需自行設計罐頭衛星搭載各項感測器及雞蛋保護艙,並在火箭拋出的降落過程中完成各項高難度要求,如開啟與拋棄隔熱罩、開啟降落傘,進而控制速度與姿態並保護雞蛋的完整性。同時在降落過程中必須保持全程通訊與定位的暢通,並執行環境數據收集、飛行過程錄影。

(圖說)成大團隊與罐頭衛星進行飛行備便審查。(成大提供)
成大Gemini Space團隊設計製作的罐頭衛星直徑 13 公分、長度約 40 公分、總重約 1 公斤,包含各項機械結構、航電系統與飛行軟體,並且建構地面站與操作之人機介面。發展過程中結合成大太空系統工程所建置之各項軟硬體設備進行測試,以確保能夠承受發射和下降過程中的嚴苛環境條件。Gemini Space 團隊表示,決賽發射當日,成員們緊張地注視著火箭將罐頭衛星送上天際,當罐頭衛星於600公尺高度從火箭彈出後,首先順利展開並拋離隔熱罩。在高度逐漸下降時,團隊的緊張情緒也逐漸升高,直到高度約 100 公尺時,降落傘順利展開並成功減速,團隊成員爆發出如雷的歡呼聲。地面站全程完整記錄發射與飛行過程,所有通訊與數據皆正常收集,累積8個月的努力在當下有了成果。

(圖說)成大團隊罐頭衛星發射升空。(成大提供)
成大Gemini Space 團隊由成大機械系與航太系的8名大四學生組成,包括隊長黃亮忠、副隊長顏澹寧及隊員蔡秉樺、徐子薇、林呂豐、吳宇晟、朱昱安及張朝雄,夏漢民太空科技中心主任陳炳志教授擔任指導老師。Gemini Space 團隊表示,本次比賽競爭極為激烈,雖然飛行過程接近完美,不過由於是首次參賽缺乏經驗,在罐頭衛星重量與降落速度稍大於規範,最後獲得總完成度97.69% 的成績,在17 個國家31個團隊中,取得第八,與冠軍團隊完成度相差僅有2.2%。不過本次成績是亞洲9個參賽團隊表現最佳的團隊。團隊也表示未來將汲取此次參賽經驗,檢討不足之處並進行修正,期望能製作出更好的作品,再度參賽並登上頒獎台。參賽同學也紛紛表示,成大在物理、太空以及航太領域教學與研究上有很深的能量,也表示將繼續於成大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