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為改善全國客庄地區高齡化及長期照顧資源貧乏的現況,臺南市政府配合衛生福利部長照2.0政策,與中央客委會共同推辦「伯公照護站」計畫,臺南市今(113)年共有15站獲得中央補助經費辦理客家文化與老幼同樂等活動,除了營造溫馨具在地客家特色的環境,同時也提升在地長者銀髮力與生活品質,提供貼近在地需求的照顧服務。
(圖說)客家文化活動製作花布扇。(記者鄭德政攝)
臺南市的客家人口約占全市人口7%,在過去族群互動的過程中,客家人為了融入都市社會環境,往往選擇將自己文化表徵隱藏起來成為「隱形族群」。因此,伯公照護站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將隱藏於都市的客家人找出來,例如安南區南興社區長者張德山說: 「來社區伯公站後才開始重新學習客家話和文化,希望能把媽媽好吃的料理分享給大家,傳承給我的子孫。」顯見透過站點推廣客家文化,讓他們重新找到認同,重拾對自身文化的自信。
(圖說)客家文化活動教導客家歌謠舞蹈。(記者鄭德政攝)
此外,伯公照護站也邀請非客籍的長者們一起參與課程,安南城西里楊美靜說:「以前對客家人的印象不好,來這裡學習到以前沒接觸過的客家文化、語言,讓我轉變對客家人的印象,重新認識客家人。」歸仁區七甲里里長郭世文更積極地說:「希望每日早晨大家都來說講客語,也期待以後社區廣播也能加入客語。」
(圖說)老幼同樂,大家一起製作客家粢粑。(記者鄭德政攝)
市長黃偉哲關心客家族群生活的便利性,109年特別成立客家事務委會專責單位,目的就是為了振復客家文化,同時也提供市民朋友更優質與多元的服務項目。他表示,雖然台南沒有客家重點發展區,但在市府團隊努力爭取下,自108年開辦至今,已經有26個伯公照護站掛牌運作,設站個數在全國非客家重點發展區中名列第二,這些也確實提供了社區長輩們,有了一個交流、學習、互助的良好場域,讓彼此身心靈有了更好的照顧與寄託。
(圖說)老幼同樂,教導製作客家粽。(記者鄭德政攝)
臺南市客委會主委陳新裕表示,去(112)年本市有20個伯公照護站,今(113)年掛牌數增加到26站,這顯示民眾對於伯公照護站在客庄長者照顧的肯定,也是對於客家文化的支持。明(114)年「伯公照護站」計畫,將於11月開始受理提案,歡迎本市的社區C級照護站,一起攜手加入伯公照護站的行列。此外,今年伯公照護站成果發表預計於10月17日在客家文化會館辦理,現場將展示社區長者手作藝術品,並提供販賣各站點的特色產品,同時還有充滿活力的客家創作表演,邀請大家共下來逗鬧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