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余柷青質詢 建立市政建設與公共服務加速器 提升效率與民眾參與感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台南市議員余柷青於工務局及研考會業務報告質詢,針對台南市公共建設進度與市政服務效率等議題,提出具體意見與建議,強調市府應正視民眾的安全與參與權,確保工程品質與行政透明。
 

(圖說)余祝青議員(右)質詢研考會主委蒙志成(左),她接獲民眾反映,透過一站式整合服務平台申請案件,從1月7日至4月26日歷時3.5個月卻突然結案,過程中完全未獲通知,顯示出系統查詢功能不健全,令人感受行政效率不足。她建議研考會強化網站及1999平台的查詢功能,增設案件進度與結案報告,提升市民的知情與參與權。(記者鄭德政攝)
余議員首先指出,新化區虎頭溪排水下甲橋改建工程自112年以來遲遲未完成,儘管分三階段辦理,卻已三度流標,未來順利發包出去後,會先採鋼便橋取代原有橋樑,後續自來水公司進行管線改建完工後,會重新建造橋樑,也督促在施工期間交通安全上做好防護安全措施。工務局表示,將檢討招標內容,預計五月底再次招標。
 關於新化區即將投入2.3億元打造之衛福園區,余議員關切目前拆除進度與建設預算合理性;工務局回應,目前已完成規劃設計並將同步拆除與新建工程,預計七月辦理招標,期程順利預計於十月正式動工。
 在臺南城市數據交換整合平台部分,應屬具備前瞻、科技之智慧服務平台,余議員接獲民眾反映,透過一站式整合服務平台申請案件,從1月7日至4月26日歷時3.5個月卻突然結案,過程中完全未獲通知,顯示出系統查詢功能不健全,令人感受行政效率不足。余議員建議研考會強化網站及1999平台的查詢功能,增設案件進度與結案報告,提升市民的知情與參與權。
 此外,余議員也提及市府於111年4月建置的城市數據交換平台雖已上線,卻缺乏讓民眾可視、可參與的介面,導致市府的好政策卻民眾無感,建議設立儀表板或互動管道,並強化局處間的資訊串聯與通報效率,避免同一事件重複會勘導致行政資源浪費及局處權責不明的情況。
 對於青年公共事務參與,余議員感謝研考會於4月15日提供完整資料,顯示108年至今共有45案成案,展現青年參與市政的成果。他進一步建議,市府應提供更多實務資源協助青年事務委員會,增加提案效率;若與議員提案雷同,也可邀集青年代表與議員共同現地討論提案,激發多元政策創意;再者串聯多局處室,可推動如「打開真新化」創生計畫的在地整合實踐。
 余議員針對4月19日北區發生公車與舞台車擦撞事件指出,目前路權申請僅檢視平面圖與擺設,未納入操作機具與立體空間的安全距離,且常見封路現場無警示或交管人員,造成用路人安全風險。建請工務局修正申請表內容,並提供民眾便捷通報管道與即時回應機制。
 余議員表示:市政建設與公共服務要以民為本,唯有聽見民聲、改善體系,方能打造更安全、有效率且能讓市民參與的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