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滑太久、電腦看整天 小心頸因性頭痛悄悄上身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隨著現代人長時間久坐及不良姿勢習慣的增加,頸因性頭痛(Cervicogenic Headache)成為越來越常見的健康問題。51歲林先生長年從事辦公室管理工作,因久坐導致肩頸僵硬,在近半年裡,他頻繁出現後腦與頸部疼痛,並伴隨頭暈、耳鳴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雖曾接受西醫治療並服用肌肉鬆弛劑,但症狀未見顯著改善,轉而求診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翁瑞陽醫師,透過中醫針灸及整體調理,大幅緩解長期困擾的頸因性頭痛症狀。

(圖說)長時間且姿勢不良使用3C產品,導致肩頸僵硬、頭痛,可能是頸因性頭痛。(照片非當事人,市醫提供)
翁瑞陽醫師診察發現,林先生肩頸肌肉緊繃,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頭痛反覆發作。翁醫師表示,這類頭痛多與頸部結構失衡有關,需調整肩頸與背部整體張力分布,才能真正改善症狀,治療採用針灸為主,輔以鬆解肌肉與氣血調理,治療期程約四週。

(圖說)頸因性頭痛可透過中醫針灸,搭配姿勢改變與運動,能有效緩解頭痛。(照片非當事人,市醫提供)
治療後,林先生的頭痛頻率與強度明顯下降,後腦疼痛減輕約七成,頭暈與頸部僵硬也獲得顯著改善。並經翁醫師衛教提醒,注意日常姿勢,避免久坐造成再度發作。
翁瑞陽醫師指出,頸因性頭痛常被誤診為其他類型的頭痛,若能及早正確診斷並搭配中醫療法,針灸、拔罐、推拿等多管齊下,不僅可有效緩解疼痛,還能調理體質,促進整體健康。並從日常生活中調整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或維持同一姿勢;適度運動,簡單的肩頸放鬆操或游泳,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與放鬆肌肉。頭痛不是單一病因所致,若有頑固性或持續性疼痛,應尋求專業評估,才能遠離慢性頭痛困擾,重拾輕鬆自在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