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災後環境復原及消毒調度演練 強化跨縣市災後應變協作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因應近年氣候變遷導致災害日益頻繁,為提升災後應變能力與環境復原效率,臺南市環保局、環境部環境管理署22日在大臺南會展中心舉辦「114年災後環境復原調度演練」,模擬颱風豪雨造成淹水情境,透過兵棋推演與實兵演練,強化中央與地方、跨縣市間的資源調度與應變協調機制。

(圖說)南市環保局、環境部環境管理署22日在大臺南會展中心舉辦「114年災後環境復原調度演練」,模擬颱風豪雨造成淹水情境,透過兵棋推演與實兵演練,強化中央與地方、跨縣市間的資源調度與應變協調機制。(記者鄭德政攝)
情境設定為颱風登陸,連日豪雨造成南市轄區多處淹水,臺南市環保局開設災害應變中心(EOC),除其他縣市支援單位同步參與,環管署亦成立中央前進協調中心,與地方同步模擬操作,在未預先提供災情資訊下,測試各應變編組的即時應對能力,並由評核官現場檢視回應成效,提升實戰反應能力。

(圖說)此次演練動員屏東縣、嘉義市、嘉義縣、高雄市支援人力與多樣機具,如抓斗車、密閉式壓縮垃圾車、掃街車、清溝車與消毒車等,強化環保災防夥伴合作,提升災後復原效率。(記者鄭德政攝)
接著就是實兵演練,現場出動13台車輛機具模擬災後環境復原作業,包括路障清除、禽畜屍體處理、街道清掃與環境消毒等,展現跨縣市支援協作能量。此次演練動員屏東縣、嘉義市、嘉義縣、高雄市支援人力與多樣機具,如抓斗車、密閉式壓縮垃圾車、掃街車、清溝車與消毒車等,強化環保災防夥伴合作,提升災後復原效率。

(圖說)高雄市環保局派出消毒車協助演練。(記者鄭德政攝)
環境管理署署長顏旭明表示,面對日益劇烈的自然災害,將持續導入AI科技與災防決策支援系統,並透過常態性訓練與演練,提升地方政府的應變能力與支援協調效率。
環保局長許仁澤指出,此次演練結合兵棋推演與實兵操作,落實「平時整備、災時應變、災後復原」三階段管理機制,強化南市防災應變能力,也有助於建立高效的協調與資源整合平台,讓市民在災後能迅速回復安全整潔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