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晚渡」、「沙鯤漁火」與「鹿耳春潮」今何在?歷史場域調查完竣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6年完成「斐亭聽濤」、「澄臺觀海」二景歷史場域的調查研究。為讓民眾能夠將「安平晚渡」、「沙鯤漁火」與「鹿耳春潮」三景的歷史紀錄與現場環境連結,文化局賡續委託國立臺南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戴文鋒教授與臺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曾國棟進行「安平晚渡」、「沙鯤漁火」、「鹿耳春潮」三景之歷史場域調查研究,完成《「安平晚渡」、「沙鯤漁火」與「鹿耳春潮」三景之歷史場域調查研究報告書》。
清治臺灣八景中的「斐亭聽濤」、「澄臺觀海」、「安平晚渡」、「沙鯤漁火」、「鹿耳春潮」等五處勝景,均位於臺南鄰近的環「海」(古臺江內海)地區。據歷來詠讚的詩文及范咸(1696年-1771年)《重修臺灣府志》的〈臺灣八景圖〉景象記載推知,從春潮的自然景觀,到晚渡、漁火的人文景觀,以及聽濤、觀海的文人雅興,無不鮮明表現出「海」的意象,因此這五景無論是自然抑或人文景觀,都有著「海」這個共同主題。可以說,「海」既是府城生民經濟活動的重要場域,也是文人雅士遣興抒懷的重要媒介。五處勝景不可欠缺的地理環境與重要歷史場域,即是府城西緣與安平一系列沙汕間的臺江內海。

(圖說)安平晚渡歷史場域之鎮渡頭,即現今接官亭和風神廟。(記者鄭德政攝)
臺江內海所孕育的五處勝景,伴隨著臺江逐漸海填陸生,地理環境改變也隨之消失,其變化之大超乎今人想像,徒留昔日勝景依舊在古籍文獻的字裡行間。戴文鋒教授指出,「安平晚渡」所描述的景致,即是在傍晚時刻,安平鎮與府城之間舟舢交錯的情景;其場域在安平城、安平鎮渡口與府城大井頭、鎮渡頭之間的臺江海域,約今中西區永福路以西的民權路到安平區安北路之間。

(圖說)沙鯤漁火歷史場域之漁光島。

研究指出,渡口在不同年代有所變遷。清初安平與府城間的對渡口為安平鎮渡口(今石門國小)與大井頭(民權路、永福路交叉口);康熙末年五條港地區形成後,府城對渡口移到鎮渡頭(康樂街與和平街交會處);道光年間(1821年以後)府城對渡口又移至老古石渡口(信義街一帶);同治初年(1862年)府城對渡口再改為鎮海營(港公學校、今協進國小)一帶。所以「安平晚渡」指涉的「海景」理當是「臺江內海」;然「地景」部分,除了詩人誦詠的安平城(今安平古堡)外,還應包括往返兩地之間的「對渡口」。也就是安平城之外,事實上應還有安平鎮渡口(原安平天妃宮,今石門國小),大井頭、鎮渡頭、老古石渡、鎮海營等一共六處。而府城渡口則隨著內海陸化,海岸不斷西移,不同時期的渡口也由東向西移動,依時序共有大井頭→鎮渡頭→老古石渡→鎮海營斗四處。

(圖說)鹿耳春潮歷史場域之鹿耳門溪。

此外,「沙鯤漁火」描寫臺江內海鯤身沙洲的漁民夜間駕著漁船捕魚,漁船燈火高懸;夜暗時分,海面密集閃爍的燈火,和天際的星光相互輝映的夜景;其場域橫跨一鯤身到七鯤身,大約是在安平到高雄市茄萣區白砂崙之間。「鹿耳春潮」則是指每年春、夏季節更換之際,鹿耳門壯觀的潮浪景致;其場域為鹿耳門港道,約今安南區鹿耳門溪兩岸顯宮里與城西里一帶。

戴文鋒教授建議,日後在這三處勝景的歷史場域內,可擇取適當地點,設置景觀意象,提供民眾及外來遊客一個可追憶的歷史想像空間,形塑民眾對這些臺灣重要歷史文學場域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