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孓 預防性化學防治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南市近日仍有降雨情形,登革熱疫情警報尚未解除,請民眾加強巡查居住環境及所有空地空屋,落實「巡、倒、清、刷」清除積水容器及積水處,以避免孳生病媒蚊。當社區第一週誘卵桶陽性率達60%以上或卵粒數500粒以上,且第二週複查誘卵桶陽性率達60%以上且卵粒數500粒以上(或連續兩週布氏級數3級以上)時,本府團隊將以該社區高風險陽性點為中心,執行半徑50公尺戶外預防性化學防治。

(圖說)台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今召開記者會,說明預防性化學防治對於降低病媒蚊密度是有所見效,會後大合照。(記者鄭德政攝)
市府團隊自108年1月1日至8月31日止,共計執行預防性噴藥共139場次,包含:誘卵桶卵粒數超標之131場次及布氏級數超標之8場次。全區誘卵桶平均卵粒數及平均陽性率趨勢,於執行預防性噴藥前後分別為:施藥前平均卵粒數423粒及平均陽性率66.1%、施藥後一週平均卵粒數367粒及平均陽性率64.1%、施藥後兩週平均卵粒數359粒及平均陽性率68.7%。由數據得知,誘卵桶平均卵粒數於施藥後一週約下降13%,施藥後二週則再下降2%;陽性率於施藥後一週下降2%,第二週則上升4.6%。可知預防性化學防治對於降低病媒蚊密度是有所見效。

(圖說)登革熱防治中心人員針對誘卵桶成果介紹。(記者鄭德政攝)
另,於108年7月份,南市中西區開山里登革熱本土疫情嚴峻,依據中西區開山里6月至8月份誘卵桶平均卵粒數及平均陽性率趨勢,分別為:6月份平均卵粒數318粒及平均陽性率60.4%、7月份平均卵粒數77粒及平均陽性率40%、8月份平均卵粒數72粒及平均陽性29.2%。由數據得知,誘卵桶平均卵粒數於7月份動員孳清及化學防治後下降75.8%,8月相較7月則再下降6.5%;平均陽性率7月份動員孳清及化學防治後下降20.4%,8月份則再下降10.8%。故為落實登革熱防治,是以投入戶內外化學防治即時撲滅成蚊,並以噴藥前及噴藥後進行孳生源清除,以孳清為主,噴藥為輔,同時提高民眾清除積水容器之意識,加強登革熱稽查作為及投入孳清人力,以提升整體登革熱防治成效。

(圖說)預防性噴藥實際演練。(記者鄭德政攝)
登革熱的防疫工作應是全民參與,民眾須嚴加提防病媒蚊之孳生。確實「巡」檢,避免戶內外積水;清除積水,必要的容器「倒」置;容器減量,「清」除不要的器物;「刷」洗容器,避免蟲卵再附著。唯有落實「巡、倒、清、刷」四字訣,從平時防疫做起,才是解決病媒蚊孳生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