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學/學地方」 南大師生進行玉山文化資產考察

〔記者鄭德政南市報導〕國立臺南大學人文學院於9月26至27日舉辦文化資產考察與田野踏查教學活動,由人文學院戴文鋒院長帶領師生前往玉山國家公園的玉山前峰、特富野古道及二萬坪鄒族,探查鄒族文化資產以及前人傳承的生活智慧。

(圖說)南大師生到二萬坪踏查鄒族文化資產。(記者鄭德政攝)
本次活動,師生前往二萬坪及特富野古道等地踏查文史資產知識。二萬坪地區是鄒族人從玉山下山後,分散居住的聚落,區域內有兩座紀念碑是紀念日治時期墾殖二萬坪而殉職的日本技師,戴文鋒院長從地理位置、歷史演進等逐一導覽解說,並對於原是鄒族人傳統獵徑的特富野古道進行講解,訴說日本當時會將此條原住民獵徑修築成森林鐵道(水山線),是為了方便將山上木材資源運輸下山,1914年阿里山森林鐵道已可由嘉義通車到沼平,由沼平向東南抵達到兒玉,從兒玉線延伸而出的這一條森林鐵道支線即為「水山線」,就是依循特富野部落的傳統獵徑拓寬鋪設而成。師生踩踏在古木參天的舊鐵道中,一同貼近原住民生活文化,了解這塊土地上的歷史文化發展,省思尊重多元族群主體性的重要性。

(圖說)師生行走特富野古道,體會前人的生活智慧。(記者鄭德政攝)
南大戴文鋒院長表示,玉山在鄒族族人的心目中是天神造人的發源地,每年都會帶領國小學童前往玉山,作為追尋族根之旅。本次透過地方學課程與學生一起探尋在地歷史足跡,期盼讓年輕學子對臺灣的自然、文化與歷史有更多的了解,並增進對多元族群的相互尊重。

(圖說)南大師生進行玉山文化資產考察。(記者鄭德政攝)